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练习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读熟、读懂、读透教材的内容。但有时候仍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时我们不能忽略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和略读课文前的导读,因为教材的“导读”和课后的“练习”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展示。特别要指出的是课后的思考题隐含了一些教学目标,有助于我们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十分重视课后思考题,将每一道题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问题穿插于其中,在学习课文时一并解决。
   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多方面来把握课后习题,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常规运用。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课本练习的几种类型
   一是积累性练习。课本通常情况安排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摘抄好词佳句、格言警句、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这样的练习题对学生积累和巩固字词方面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
   二是理解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把握、对重点语段的分析概括、对精彩语言的揣摩领悟等。
   三是拓展性练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拓展性练习很多,这些题是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升华或者进行续编创造。
   四是实践性练习。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与这一特点相适应,在练习的设置上增大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人类的老师》课后的练习:“再一些关于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的资料读一读。”与拓展性练习不同的是,实践性练习一般由学生在课外完成,或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或采访某人,都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
   二、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后习题设置
   1.课前利用课后习题组织学生预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充分体现了高年级段精读课的重点。从课后练习的设计上看,更多地是围绕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来安排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燕子》一课,课后习题是这样安排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文中都从哪些反面介绍了燕子的,想一想美在哪儿。
   (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美丽。
   (3)读读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出类似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可见这些题目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有层次性,不但能帮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性的了解,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文中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相伴习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由教师在上课前将课后习题逐一念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后习题是我们课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学生总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操作,首先是通过课后习题教师可以获得一些教法指导;其次是课后习题更多的是概括课文内容,课前导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重点要掌握什么内容;再次,课前导入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学习重点。如《美丽的西沙岛》课后题2“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岛的美丽和富饶”,就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习题教学紧扣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备课时应当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对照课后习题,针对具体课文内容,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训练只有克服随意性,讲究科学
性、艺术性,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4.注重习题的教学分配时间。划分教学时段应该克服随意性,衡量课后练习,根据习题的排序来确定各教学环节大致的时间分配。朗读、复述、背诵等练习排在最前面,是首位的教学目标,要花足时间、充分练习,让课堂书声朗朗,让学生情味浓浓,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感悟、内化积累。读抄词语等练习排在其次,也很重要,要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当堂完成,保证练习时间。至于其它针对具体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如问题探究、理解重点词句等练习也不容忽视,要完成到位。这些重点教学环节应该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还要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活动量大致划分时段,心中有数,收放自如,掌控好教学时间。
   5.习题训练形式多样。课后习题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而且提示了习题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给予了教师实施的参考和创造的空间。语文训练要落实课后习题,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都有据可依。训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讲究逻辑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究形式丰富,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训练只有克服随意性,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6.课外拓展落到实处。语文学习的时空是非常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
活中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教师开发利用。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也要超越文本。课后习题中已经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比如练习演讲、排练课本剧、迁移练笔、生活体验、交流心得、课外阅读等等,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落到实处。但这种习题还不多,教师可结合课文进行补充。
   课后习题,这个教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课标精神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关注课后习题,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从课后习题的视角把握语文阅读教学,加强课后习题的常规运用,为阅读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新路子。
   作者简介
   杨荣,男,1981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