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很多同学问为什么没看到关于“城市设计”的⽂章,其实“城市设计”是云规划⼯作室承接项⽬
中最多的⼀个类型,也是我们⾃⼰研究学习最多的⼀个⽅向。
但也是最难写的⼀个设计实务类⽅向,因为关于“城市设计”相关的书籍、⽂章、资源实在太多
了,研究“城市设计”的⼤师也太多了,不管写什么,都会觉得有些多余、班门弄斧。
所以,我们⼀直在⼀个可以写、值得写的点。
今天,这个点我们到了。还是云规划⼀贯的风格,那就是聊⼀些⼤家可能觉得知道但其实却
未必真了解⼩知识。
本期开始,本系列每期关注⼀个城市设计控制和引导相关的⼩知识,⽐如什么是:
地标、视线通廊、连续⾯宽、贴线率、⽴⾯容积率、梯级建筑⾼度控制……
本期主题:梯级建筑⾼度控制。
1、什么是“梯级建筑⾼度控制”
依据⼀定⾓度的控制斜线控制建筑⾼度,使建筑呈阶梯状上升/下降,以保证良好的景观视线
与天际线。
2、梯级建筑⾼度控制的空间层次
1、城市级别的分区控制
以地块为单位进⾏⾼度控制
2、地块内部建筑⾼度控制
地块内部的建筑⾼度再细分
3、建筑外轮廓控制
建筑物顶层分单元标⾼递增或减,这种建筑形式,具有增强⾃由空间感、增加⾯积使⽤率、
突显城市设计空间感等优势。
3、哪些地区需要做控制
1、滨江沿线
街道的美学把⾼层建筑作为背景或远景,以淡化它的视觉效应。这种从江⾯由低到⾼的梯级建筑景观层次,⽤斜线控制的⽅法使建筑往远离⽔⾯的⽅向后退,不仅丰富了沿江景观、增强了景观的空间层次,同时也减少滨⽔活动的⼈们的压抑,增加滨⽔公共空间的开阔感。
滨湖、滨江——滨湖或滨江地区,以临湖路临湖侧红线为基准
2、滨河两侧
滨河、临渠——滨河或临渠地区,以⽔系临地块侧蓝线为基准
3、重要道路沿线
沿商业街⽴⾯以中⼩体量的建筑为主。街道后排建筑为中等尺度的多⾼层建筑,形成退台的空间效果。街道后排的多层建筑区可允许局部出现零星、少量的⼩⾼层建筑,以活跃天际线。
4、历史保护区域
由保护区域出发、对周边建筑⾼度进⾏控制,尤其在传统城区、历史街区保护周围使⽤较多。这⼀⽅法的控制区域范围较⼤,但不考虑视线遮挡,也不涉及保护观测背景。
4、梯级控制的垂直视⾓多少合适
1、视线的⾓度
早在⼗九世纪,德国的建筑师梅尔坦斯⽤实验⽅法证明:当处于45°⾓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处于27°视⾓时,既能观察对象的优视整体,⼜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
越来越多的实验也证明,根据⼈的视觉特征,能够看清建筑全貌的基本垂直视⾓是18°,视距是建筑⾼度的三倍。能看清整个建筑⾼度的权限垂直⾓略为45°,他能看清建筑细部,即视距等于建筑⾼度。
因此,界于18°到45°之间是理想的观感区域。在⼈的实际活动体验中,27°是具有反应良好的竖向空间关系观测区,因此27°作为最佳垂直视⾓,相当于 D/H=2,那么⼈就可以获得最佳的观感效应。⼈坐在汽车上,在街道上⾏驶,相当于D/H=1时,可以观察到建筑物的细部,使视线开朗舒展。
2、《街道的美学》
街道宽度D与两旁建筑⾼度H相协调是给⼈以舒畅感的⼀个重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建筑间距⼤⼩与通道视觉感受关系可⽤下图表⽰:
D/H=1⾼度和分隔有匀称感
D/H>1有离开感
D/H<L有接近感
D/H>4失去相互间的影响⼒。
在街道空间D/H 值控制研究中,⽇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1≤D/H≤2 是空间的最佳⽐例,这是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数值。⼈们所喜爱的空间有封闭⼒,但⽆建筑压迫感的 D/H,是⽐1⼤⽐2⼩的⽐值:1≤D/H≤2。为节约⽤地,⼀般城市内⾼层建筑的外部空间 D/H<2较为适当。
3、《建筑师简明⼿册》
该书第⼆节城市建筑第三条沿路建筑⾼度第(1)款提出: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度(H),不得超过道路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S)之和。即H≤W S。特⼤城市不得超过1.5倍,即H≤1.5(W S)。由以上引⽤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可知,D/H取值2左右实产是获取良好空间,和谐环境最为合理实⽤的⽐值。
5、典范类型
类型1:
滨湖或滨江地区,以临湖路临湖侧红线为基准,控制⾓度为15度在⾼度协调区域内,建筑⾼度呈阶梯状
类型2:
滨河或临渠地区,以⽔系临地块侧蓝线为基准,控制⾓度为30度
类型3:
以不临地块侧道路红线为基准,控制⾓度为45度
下期主题:视线通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