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网络道德建设中的运用
作者:刘晨冉
来源:《文天地》2012年第11
        摘要: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网络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还引发了社会道德及个人的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与之相伴,网络道德的建设成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便试图从传统的慎独方法中寻建设网络道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慎独;网络生活;网络道德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生活于此的大学生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就显的十分迫切,而传统的慎独方法恰恰与此相适应,所以我们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中要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慎独方法,使之发展为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慎独之义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记载这一方法的是《礼记·中庸》,《礼记·中庸》中记载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独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古人的继承发展,慎独成为一种习惯的自律,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慎独讲的就是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小心谨慎的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照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准则来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①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应追求的一种崇高的境界。本身有着丰富的含义,包括慎始、慎微、慎隐、慎言、慎辨等内容。
shendu
        二、运用慎独之因
        1.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独立性与慎独相契合。大学生在上网时会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大家互不干扰,可以随心所欲的实施自己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这种独立性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所追求的境界有不谋而合之处。
        2.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自主性和慎独相契合。互联网进一步解放了个人,个人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和交往的权利。大学生可以在浩海如烟、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
的信息,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参与网上活动。
        3.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和慎独相契合。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像一条纽带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连结起来,形成了地球村,也使人们的道德生活有了空前的开放性。这就为大学生发出不负责的言论提供了空间。所以开放的同时必须有序,这就要求大学生诚心实意的自觉维护环境秩序,这种要求也与慎独相吻合。
        这种种的契合,使慎独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运用成为可能
        三、运用慎独之法
        (一)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慎独的宣传和教育
        现实社会中,人们行为受到更多的外在的监督,独处的机会并不多。他律道德能很好的维持现实社会,因而在现实中慎独并没有好好的被推崇和倡导。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慎独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机,进行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慎独教育,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 向主体传授慎独的基本知识。
        (二)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大力宣传慎独
        网络道德的建设不能脱离网络,应积极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慎独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影响,内化为自己的方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宣传正义、善良、诚实等道德行为,以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取向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们区分什么是善恶美丑,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样才能保证使慎独精神深人到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三)开展慎独实践,深入进行慎独教育
        “慎独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一贯性。对于网络社会来说,培养网络公共规则、实践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特别需要从慎独开始,养成习惯,形成自觉。因此,除了对慎独进行宣传教育外,还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养成教育。道德不是仅靠讲大道理能讲出来的,不仅要,而且要,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慎独的精神,加强自己的修养。
        “慎独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修养方法,虽然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一定的不合理性,
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依然是今天我们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中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应不断加强慎独的学习与实践,提高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促进网络道德的建设。
        注释:
        ①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人民日报》2004826日。
       
        参考文献:
        [1]范松仁,袁筱青.儒家慎独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6.
        [2]范松仁.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055.
        [3]姚才钢.传统儒家慎独学说浅议[J].求索,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