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女性需要承受的素质教育
  引导语:在古代女孩子的地位低,不是出生才开始的待遇,而是自打娘胎里就注定了的。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古代中国女性需要承受的素质教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殷商卜辞中即有“贞,有子”和“不嘉,有女”的字样,前者的意思是“太好了,是个儿子”,后者的意思是“大事不好,是个女婴”!
  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男曰儿,女曰婴,我们现在弃婴,其文本初意乃是专指抛弃女孩儿。学者们推论,杀婴弃婴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韩非子曾提及当时人“产男那么相贺,产女那么杀之”。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社会的重男轻女似乎不应该是方案生育引起的后果,而只能是的传统意识。当然了,农民没有退休金,老来衣食无保障,以及方案生育等可能加助了这种传统意识的发扬方光大。另外,从字源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婴字的构成是两贝加一女,一般人认为,两贝是女子颈上的项链串珠,但我觉得,它更可能跟中国女孩子俗称“赔钱货”的说法有某种关联,当然,这需要去考证。不过,这些小玩意儿不搞也罢。
  其三,周代,中国就有了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诗经?小雅?斯干》中说:“乃生男子,载寝
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这话翻译过来就甚没意思了。总之,生个女孩,就把你扔地上,随便用一个布片包上,那叫弄瓦之喜;如果生个男孩,那就了不得了,让他穿漂亮的衣服,放到床上,小家伙哭声响亮插云霄,一看就是穿官家礼服的大人才,咋看咋像家里的小皇帝。所以,生男孩,叫弄璋之喜。
  女孩子一出生,就给你以瓦片(“弄瓦”之“瓦”的原意是“纺棰”,意味着女人的社会分工与职业,但我觉得做瓦片解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待遇。但既是瓦片,也不能由着你破瓦破摔,你得承受诸多素质教育。这项素质教育简称闺媛礼。
  闺,意指女子居室的房门。传统文本闺女,乃是指门里面的女人。这个门,还不是家庭的大门,而是女孩子自己卧室的房门,我把它称作二门。因为俗语里比喻女孩子安静本分,常用语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媛,其本义是美女,美好。闺媛二字合于一处,单从文本上就反映了传统女性美的标准。
  中国的闺媛礼始于周代,主要是对女孩子进展道德教育的素质教材,其目的就是培养女孩子成为合格的女人。《礼记?内那么》记载了周代的妇德标准,为闺媛礼的开展奠定了根底。到了秦代,女子的贞节问题备受重视,秦始皇于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屡次刻石提及此事,如在泰山刻石上说:“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在各届领袖的关心下,到了汉代,闺媛礼终于完善。前汉、后汉,各出一位流传千古的女子教育专家。前汉出个刘向,作《列女传》;后汉班昭,作《女诫》。特别是后者,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妇联主席了。汉代之后,对女人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稳固,各种家范家规类的素质教材不断出版,后人为《女儿经》《女论语》之类,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堪称女式百科全书了,下面分类简介一下传统中国女人的素质教育。
  男女之别,并不是一出生给你个瓦片与美玉就完事了那么简单,而是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瓦片与美玉必须做到“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时时讲,分分讲,秒秒讲”的高度。《礼记?曲礼》中规定如下:“男女不杂坐,不同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叔嫂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已嫁而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男女不能杂坐一处,不共用衣服架子,不共用梳洗用具,不亲手递交东西,小叔子与嫂嫂不能互相问候,不得让庶母给自己洗下衣(中国古代上衣下裳,分得很清的,不像咱们现在,一律衣裳了,上下不分,不成体统的),外面的事不得传入闺女内室,内室的言谈也不要说出去。女子订婚,脖子上要带个此货已订的彩带标志。没有大事,比方地震杀人啦什么的,不要进入女孩子的房门。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不能与兄弟同席坐,同盘子吃饭,火锅更是不能吃了,呵呵。
  宋代以后,男女授受不亲规定更严格。《司马氏书仪》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事。不共浴堂,不共厕,男治外事,内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子夜行以烛。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
  看看这规定,就明白古代男人之不易了,一门心思要把老虎们关到内笼里去,比动物园的园长还要费心。当然,同学们私下里可能有疑问,这能执行下去吗?单说司马光他家吧,如何不共浴堂不共厕的?我猜他家可能是有男女厕所与男女澡堂的,好歹他是当官的,家当厚
实点,可对于老百姓,那就惨了。我觉得,这么一种高标准,也只是希望罢了,咱们当真就不好玩了。当然了,司马光可能是以身作那么的,比方他砸缸救小朋友的壮举,我就一直疑心,为什么他不用手从缸口往上拉,而是费力吧叽地用石头砸呢?疑心的结果,我猜可能那缸里的小朋友是个女孩子,而司马光本人,可能是承受教育早了点。
  男女之别,我们的祖先在搞建筑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古代家庭营造房屋时,一般分着内室外室两部分,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入,女不出。我觉得,美国人聪明,认为总统是靠不住的,可我们更聪明,认为女人是靠不住的,男女更是不能碰面的,一碰面可能就坏事的,阿Q就是这么认定的:呸,凡男人与女人在一起,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所以,男子盯女人五秒钟就算非礼,而女人,干脆不能看男人。像潘金莲,武二一进门,这厢就高喊叔叔回来了,真是不要脸哪。中国传统社会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长嫂如母(比方包老黑和其嫂嫂)。那潘金莲勾搭武二,更是不成体统了。早先的时候,我老是纳闷:《西厢记》何以在明清被视作黄书?后来一学习这些闺媛礼的素质教材,才明白,那西厢可是黄大了。至于黛玉偷看黄书,堪称早期女革命家了,宝钗偷看黄书却装着没看过,相当于敌后武工队了!
  贞操,是中国传统社会衡量一个闺中女子品行的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标准。对少女的贞节
的重视,正如对于集权的重视,也是始于始皇的秦帝国。在此之前,男女尚有部分恋爱自由,可参看《诗经》。始皇关心女人贞节问题,汉代更是关心,贞节女人,会像现在的模范一样,戴红花,上国家荣耀榜,谓之“表贞女”。西汉刘向煞费苦心编《列女传》,闺女贞节遂成当时时代的主旋律。范晔在《后汉书》里首创“列女传”体例,从此,历朝历代史书都跟着来,这旋律,一下子旋了两千年。
>我的美女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