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是十五韩愈对其侄十六郎所写的祭文。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会,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真切的怀念怀念和痛惜,感人肺腑。以下是整理的祭十二郎文高三下册语文教案,喜爱大家借鉴与参考!
《祭十二郎文》教案
知识目标
1.解文言词句。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文
言虚词: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及本篇祭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法形式。
能力目标
1.掌握住本文叙事和语言艺术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领会此文散发的浓浓。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理解语意并背诵部
分段落的目的。
4.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鉴赏本文,让学生体会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我的美女嫂嫂 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基调的婚姻生活基调。
教学难点
体会“邪”“也”“乎”“矣”等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与学之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注意作者感情的短促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2.讨论法。素材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韩愈散文的艺术特。
3.辩论法。通过反复辩论的形式,体会《祭十二郎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法。比较本文与其他祭文的极为异同。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文体。
2.整体感知。
3.结合注释了解1-3自然段大意,点拨重难点语句,并略作欣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极为动人的里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这样几篇四篇抒情散文,它字字含泪,句句动情,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体会叙事中会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翻译者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科技精神。
重点:领会叙事中所抒情的特点。
三、作者及背景简介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治绩,而主要就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需要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和提倡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宋代了唐宋以来古文的推进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传世的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2、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堂侄侄十二郎从小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二十三郎欢度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四、解题
1、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自杀者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型态上都有创新的特特。
2、《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五、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1、注音。
闻汝丧 及长 不省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 相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2、本文有“至情之文,千秋绝调”之誉,其蕴含了那些情?
明确:
情: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六、点拨引导自读暑假作业1-3自然段。
方法步骤:自读整本结合疏通注解疏通文意 点拨重难点语句 引导欣赏
第一自然段:表哀悼之情。
《祭十二郎文》是按时间顺序所写的,首告闻丧以致哀。
第二自然段:此段叙骨肉之情。
世交之间情同骨肉,亲如手足。这就为下文哭祭老成打下了情感的基础。接着历数了韩家
迭遭不幸,往事了许多生活往事,尤其是嫂嫂指着自己和老成所说的悲痛至极之语,写出了自己和老成在继承韩氏香火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第三自然段:点拨:此段抒悔恨之情。
韩愈所写自己为生活奔走,叔侄难见面的情形以及虽几度相约而终“不果”的遗憾、悔恨、自责,这是韩愈对十二郎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反省也是对自己往日追求功名富贵沉浮于仕途生涯的反省和反动。
七、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1、树读课文
2、完成《高考神梯》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点拨学生自学课文4-12自然段 2、小结本文
教学步骤
一、单纯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继续指导自学4-12自然段
方法同上。
第四段:采用“反差”叙述手法抒人生世间之慨。
作者自感眼花、发白、齿摇、体衰,不能久存;而十二郎少壮康强,又蒙“吾兄之盛德”,理当存全。孰料却偏偏相反,“少者强者而夭殁”。事情如此出乎意料,以至顿生下文真邪梦邪、信也当是也的种种怀疑。
第五段:在上段的基础上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段笔调低沉,抒情的气息亦愈加浓郁。特别是闻死讯之初那将信将疑、恍惚迷离之状的陈说,更是如泣如诉,悲痛至极,达到了抒情的高峰。在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 幻想破灭之后,情不自禁的往天理、神明、使用寿命发出了一连串愤愤不平寿命的质疑和冲击!问
天无语,问神不应,遂生“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念头,至此感情的悲愤已降至极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