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虎丘中秋夜》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虎丘中秋夜
明·张岱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孩童、清客帮闲……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更深,人渐散,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②,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注】①铙钹:一种敲击乐器。②寂阒(qù):寂静。
1.小语对文中画横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准确的。
A.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B.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C.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D.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2.小文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他理解。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
3.文中音乐表演的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请说说你的发现。
【答案】
1.D
2.示例:三更时分,月亮的孤影留在天空,气象变得更加幽穆肃杀,人人都安静了,不时还杂夹着蚊虻的声音
3.表演形式从多人合唱多种演奏配合到唱者和配乐变少再到个人清唱;曲子格调从平俗到高雅;氛围从杂乱热闹到清静冷寂。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句可翻译为“如果不是在苏州,哪里还能看到如此景象啊!”根据句意可停顿为: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故选D。
2.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鼓:三更时分;月孤:月亮的孤影留在天空;气肃:气象幽穆肃杀;寂阒:安静;不杂:不时夹杂。
3.
从第2段“天暝月上,……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知,此时人多声响,各种乐器相互配合应和;从第3段“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知人散去,人渐变少,配合的乐器变少,但管乐器和弦乐器更迭相奏;从第4段“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知,人愈少,乐器只剩洞箫,唱和者越来越少,配合的乐器也变少;而到第5段“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变成了个人的清唱,环境更显清静冷对寂,曲子由先前的平俗就高雅起来。
综合上面分析概括可得答案。
【点睛】
参考翻译:
虎丘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人和客居苏州的人、士大夫及其亲眷家属女乐和歌姬、民间的少妇和寻常人家的好女儿、小孩子和妖治的美少年以及浪子恶少、清客和帮闲……全都聚集在虎丘这个地方。上从生公门、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第一道山门和第二道山门,都铺上了毛毡。人们席地而坐,登到高处远眺,看过去人就像平沙落雁,云霞铺在江面上一样。
天黑了月亮升上来,鼓吹弹唱的地方有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锣鼓敲起来,渔阳鼙鼓响起来,如天翻地覆,像轰隆的雷声和鼎镬沸腾的水一样,连呼唤喊叫都听不见。晚上八九点钟,鼓声和铙声渐渐停歇下来,管弦乐器却越来越繁杂起兴,夹杂着歌唱的声音,都唱“锦帆开,澄湖万顷”的同声合唱的大曲子,众人的嘈杂声、锣声、丝竹之声和歌唱之声,分不清节奏节拍。
到了深夜,人渐渐散去,士大夫及其家眷亲属都乘船戏水嬉闹,每一桌酒席都竞相歌唱,人人都争相献上自己的一技之长,南方和北方的风格交杂在一起,管乐器和弦乐器更迭相奏,听的人刚刚才辨别出字句歌词,马上就开始品评鉴赏了。
中秋节翻译
二更天的时候人声安静下来,管弦之乐也屏息而止,只有一缕洞箫之声,哀怨青涩又清丽缠绵,与歌唱的声音相和,这样的音乐尚且还有三四处,更迭着演奏和唱。
到了三更天,月亮孤寂地挂在天际,空气肃寒,人声静寂,连蚊子牛虻的嘈杂声都消失不见了。有一名男子登场,高高地坐着石头上,没有箫和节拍的伴奏,声音一开始像游丝般发出来,忽然声音像石头崩裂、穿透云霄般强烈,抑扬顿挫,一个字个字地唱起来。听者旋即体会到歌声细微之处的美妙,心动神摇,心血似乎为之枯竭,不敢鼓掌喝彩,只有一个劲地点头。然而这个时候还有一百几十个人像大雁行列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坐着,如果不是在苏州,哪里还能看到如此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