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1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朝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译文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中秋节翻译相对:相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赏析
欣赏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这首词,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苏辙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苏轼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这首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
“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 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
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
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2
水调歌头·中秋
宋代: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译文及注释
砧(zhēn)声送风急,蟠(pán)蟀(shuài)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líng)醁(lù),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兴况:情趣,意趣。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ōu)。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lán)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qī)枕卧江流。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清时:清平之时,也指太平盛世。金瓯:酒杯的.美称。瓯,杯子。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阑干,即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欹:斜倚着,斜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分律悠悠扬扬。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兴况:情趣,意趣。
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
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清时:清平之时,也指太平盛世。
金瓯(ōu):酒杯的美称。瓯,杯子。
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阑干,即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欹(qī):斜倚着,斜靠。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上片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
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