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
灯下漫笔
⼀、介绍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的⽂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在浙江绍兴⼀个破落的⼤家庭⾥。绍兴是⼀个有着深厚⽂化传统的地⽅,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个是“带复仇性的,⽐别的⼀切⿁魂更美,更强的⿁魂”——⼥吊;另⼀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的“⽆常”。乡⼟传统与民间⽂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
鲁迅从⼩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批农民⼩朋友,⼀起在朦胧的⽉⾊下,划着⽩⾊的⼩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饿了,就“偷”⾃家地⾥的⾖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发现了⼤⾃然的⽆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乌;⼈⾸蛇⾝的“美⼥蛇”的传说……正是这样⾃由的童年⽣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与想象⼒。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先⽣为师,⼀直读到17岁。在这⾥,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在课余⼴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事,也注意观察⾃然。这样开拓了鲁迅⼴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学的发展,奠定了宽⼴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因故⼊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亲病重,家庭⽣活也从⼩康陷⼊困顿。作为长⼦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化、⼈世与⼈⼼的思考。
鲁迅曾经说杂⽂是“感应的神经”,作为⼀种报刊⽂体,它的最⼤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的社会、思想、⽂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式。鲁迅⼜说,杂⽂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并因此把杂⽂分为“社会批评”与“⽂明批评”两类。鲁迅⼀⽣都在战⽃,怀着“⽴⼈”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性的歧视、⽼⼈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的意⽓,⽽是为了中国与⼈类的“将来”,因此他的⼀切批评“实为公仇,绝⾮私怨”。鲁迅的15本杂⽂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部思想、⽂化发展的历史。⽽作为⼀
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的思想、情感、⼼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信地说:“‘中国⼤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就是⼀部活的现代中国⼈的“⼈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特别是要了解中国⼈,那就读读鲁迅的杂⽂吧。
⼆、主旨
鲁迅作品简介 本⽂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对中国现状的揭露,指出历史的⿊暗,现状的残忍,号召青年去创造奴⾪当家⼈主的新时代,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三、疑难词句
四、学习要点
1、本⽂第⼀部分的论点
对⼴⼤⼈民来说,历史⽆⾮是“想做奴⾪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
2、第⼆部分的中⼼论点
“所谓中国的⽂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享⽤的⼈⾁筵宴。所谓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的诞宴的厨房”。
3、第⼀部分与第⼆部分的内在联系
第⼀部分从民族⼼理⾓,对中国历史进⾏了反思与剖析,第⼆部分从民族⽂化⾓度,对当时中国现状作了深刻的揭露。民族⼼理与民族⽂化,历史与现状都密切关联,互为因果。⽽作者的批判意识与否定精神在两部分中都体现得⼗分鲜明与强烈。作者在两个部分的结尾都指出了“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第⼀部分的“使命”则为“扫荡这些⾷⼈者,掀掉筵席,毁坏这厨房”⼀在创造,⼀在毁坏,这正是“使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论证⽅法上,两个部分也具有共同的特点,每个部分都从⾃⾝感受写起,接著以⼤量⽇常⽣活事件,历史事实和⽂献典籍为论据,多⽅进⾏论证,最后推断出结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
4、理解本⽂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在本⽂第⼀部分中,作者对中国历史进⾏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漫长的历史,其实就是“想做奴⾪⽽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这⼀概据极其确切。因为“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创过⼈”的价格,⾄我不过是奴⾪,到⾯在还如此,然⽽下于奴⾪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的时候”就是指“想做奴⾪⽽不得的时代”中国⼏千年的历史,就是这两种时代的交替循环。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概括,揭⽰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本质,体现了他那深邃的历史洞察⼒,醒⼈⽿⽬,憾⼈⼼魄。
5、理解本⽂对民族⼼理的剖析
在本⽂第⼀部分中,作者对中国民族⼼理进⾏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容易变成奴⾪,⽽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他们唯恐做不上奴⾪,希望有主⼦给他们定下奴⾪的规则,“使他们⾛上奴⾪轨道”如果这规则不变,则“万姓胪观”称欲“天下太平”了。这说明,中国⼏千年延续下来的民族⼼理⼗分可悲。他们⿇⽊不仁,苟且偷安,俯⾸贴⽿,屈服于统治者的“暴⼒”之下,作者深刻地揭⽰了民族⼼理的奴化性,其⽬的在于开启民智,唤醒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6、理解鲁迅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涵
“想做奴肃⽽不得的时代”是指“下于奴⾪的时候”社会处于战乱时期,百姓⽐奴⾪还不如;“暂时做稳了奴⾪的时代”是指⽐较,百姓可按奴⾪规则⽣活;“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是指百姓摆脱了奴录地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时代。
7、理解本⽂所揭露的“中国因有精神⽂明”的“吃⼈”实质
在本⽂第⼆部分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揭露了“中国因有精神⽂明”的“吃⼈”实质。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级⼀级地制驭著,贵号贱,⼤吃⼩,上吃下“⾃⼰被⼈,量也可以吃别⼈”这“⼤⼩⽆数的⼈⾁筵宴,即从有以来⼀直排到现在”所以,作者尖锐地指出:“所谓中国的⽂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享⽤的⼈⾁的筵宴”。
8、理解本⽂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深刻剖析
在本⽂第⼆部分中,作者不仅揭露了中国因有精神⽂明的吃⼈实质,⽽且对当时中国现状作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在⽬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的筵宴,但这些筵宴,只有阔⼈才能享⽤,⽽⼤多数穷苦百姓在受冻挨饿,“有吃烧烤的⾝价不资的阔⼈,也有饿得垂死的每⽄⼋⽂的孩⼦”如果不改变现状,这⼈⾁的筵宴将⼀直排下去,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安排这⼈⾁的筵宴的厨房”只有毁坏这“厨房”才能彻底改变当时的中国的现状。
9、理解本⼈作者所指出的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作者在本⽂中指出:“扫荡这些⾷⼈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10、把握本⽂的论述特点(见课本52页)
11、识别本⽂所⽤的反误、暗⽰和讽刺⼿法
鲁迅(1881~1936) 现代⽂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字豫才。1881年9⽉25⽇(清光绪七年⼋⽉初三)⽣于浙江绍兴⼀个没落地主家庭。⽗亲周伯宜是秀才。
鲁迅从⼩受封建⽂化教育。1898年到南京⼊江南⽔师学堂。次年转⼊矿务铁路学堂,开始接触和信奉进化论。1902年赴⽇留学,先后⼊东京弘⽂学院普通科、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1906年弃医学⽂,返东京从事⽂艺活动,并加⼊反清⾰命组织光复会。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教。⾟亥⾰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后,任教育部部员,后随政府迁往北京,任教育部科长、佥事等职。
1918年初,鲁迅任《新青年》编辑。5⽉⾸次⽤鲁迅笔名在该刊发表第⼀篇⽩话⼩说《狂⼈》,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与后写的《孔⼄⼰》、《阿q正传》等名篇编成第⼀个⼩说集《呐喊》,同时写了许多杂⽂收⼊《热风》、《坟》,成为中国现代⽂学的奠基⼈。在“五四”新⽂化运动中,鲁迅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
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学、北京⼥⼦师范⼤学讲授中国⼩说史。1921年五四新⽂化统⼀战线发⽣分化后,在彷徨探索中创作与编成了第⼆个⼩说集《彷徨》、诗《野草》、杂⽂集《华盖集》等,并组织了莽原社等⽂学团体,出版了《莽原》等刊物。在此时期,他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8⽉,鲁迅南下厦门⼤学任教。1927年1⽉赴⼴州中⼭⼤学任教,开始同中国共产党建⽴密切联系。1927年4⽉12⽇蒋介⽯公开反共后,愤⽽辞职,转赴上海编辑《语丝》、《奔流》等刊物,开始由进化论者转变成为阶级论者。1928年参加由创造社、太阳社发动的关于⽆产阶级⾰命⽂学的论争,联系
中国⾰命及⽂艺运动的实际,发表了许多精辟意见。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翻译出版了苏联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克思主义⽂艺理论名著。1930年起主编《萌芽⽉刊》(后为左联机关刊物),并发起成⽴中国⾃由运动⼤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新⽉派”、“民族主义⽂学”、“⾃由⼈”、“第三种⼈”进⾏论战。
1931年⽇本占领东北后,鲁迅写了《⼆⼼集》、《南腔北调集》、《伪⾃由书》、《准风⽉谈》等⼋个杂⽂集,揭露了⽇本侵略者的罪⾏和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粉碎国民党的⽂化“围剿”作出了重⼤贡献。
1933年,鲁迅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上海分会执⾏委员,与等积极开展营救被捕共产党员、进步⼈⼠等活动。这时,他和共产党⼈瞿秋⽩在交往中建⽴了深厚的友情。瞿秋⽩被国民党杀害后,他抱病为瞿整理出版译著《海上述林》。1935年中国⼯农红军经⼆万五千⾥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辗转致电中共中央,表⽰祝贺。当北平学⽣爆发“⼀⼆·九”运动时,鲁迅热情赞扬⼈民众对学⽣爱国运动的⽀持。鲁迅还保存了共产党⼈⽅志敏在狱中写给中共中央的信和⼀些⽂稿,并妥善地转送党中央。
鲁迅于1936年10⽉19⽇在上海逝世。⼴⼤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致电吊唁。送葬众达数万⼈。鲁迅⼀⽣著作极为丰富,并有许多翻译⼩说诗歌⽂学作品,编为《鲁迅全集》⼗六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