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是各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精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虽然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对礼仪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的质疑和声讨现象,但礼仪文化对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文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因此,弘扬中国礼仪文化的精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综合国力、推动公共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弘扬礼仪文化可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的礼仪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包括包容宽和、自卑尊人、修已敬人、亲亲爱人等传统思想和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一方面,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它又是调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自身及体和谐、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弘扬礼仪文化有利于自身及体和谐
若要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要实现个体和谐,而要实现个体和谐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修身养性和人格发展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礼忠信仁义作为我国传统礼仪思想的核心精神,对我国各族人民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历代仁人志士也常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人生理想和修
身处事准则。此外,德行修炼也是实现个体和谐的重要途径,养成良好的德行就是要秉持自爱、自省、自立的处世原则[2]。我国的礼仪文化历来提倡人们自省,即与人交往要谨言慎行,并时常反省自身行为和思想,在反省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自爱是我国传统礼仪的重要元素,它要求人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不要过分地自轻自贱。自立是指人们要拥有独立的人格品行,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不要过分依附别人,要有安身立命的能力,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的志气和抱负。
和谐社会提倡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坚持平等、融洽、和谐的理念和精神,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要具备基本的礼仪意识,通过文明的沟通和相处,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和谐相处环境,进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同时,传承礼仪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处理个体与体的关系也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礼仪的功能2弘扬礼仪文化有助于社会和谐
我国的礼仪文化主张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同时,传统的礼仪文化还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反映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
理想和追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精神家园和道德情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增加,这就更需要以礼仪文化作为人民大众的精神基石和道德约束,将礼仪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武器,从而协调人们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继承和发扬礼仪文化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效协调社会矛盾,还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若要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努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注自然界的平衡和发展。因此,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若要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充分弘扬礼仪文化,将生态文明与传统礼仪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礼仪文化思想精髓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弘扬礼仪文化可以促进社会隐性功能的发挥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秩序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它不仅是人们的精神源泉和道德准则,还是隐性社会调控的最佳载体;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还是法律显性控制的最佳补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促进礼仪文化社会隐性功能作用的发挥,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团结和稳定。
1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引导方面,强调以和为贵的思想,即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通常情况下,个体如果有意识地认同并接受主流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会主动了解礼仪文化,并接受礼仪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自身稳固的理想信念、情感和价值取向,进而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共道德。可见,礼仪文化对个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内在的礼性熏陶,让学习者形成外在的仪,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人的参与性、主动性。此外,礼仪文化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将抽象内涵外化为文字、语言和动作,以此规范人们的言行。将对社会的隐性控制功能外化为人们的容貌仪态和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并运用相关标准进行具体评价和反馈,进而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与此同时,礼仪文化所承载的尊重、宽容、自律等内涵,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交往、家庭生活、职场生涯中,通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发挥其社会隐性控制功能的作用。因此,礼仪文化被视为隐性社会控制的重要载体。
礼仪通常是指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并遵循的非硬性约束的行为准则,它存在于各种政体形式的国家中。礼仪被大多数社会体认可和接受,拥有广泛的众基础。它重视个体的道德修炼和思想水平,主张通过自我约束和控制达到自治。那些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和思想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批判,这体现了礼仪的监督和评价、压力和约束作用。由此可见,礼仪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性、主动性、自治性、操作性和监督性特征,决定了其隐性社会控制的功能。
2礼仪文化是显性法律控制的最佳补充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具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法律具有强制性,只有在行为主体违法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制裁和惩戒的功效,因而不能有效阻止人们将内心情感转化为外在行为,也不能预防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因此,仅依靠法律,难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控,无法促使人们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尚。个人的自觉性更多地来源于内在良知,而个人的良知则在于后天的教化和感染。礼仪文化是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礼仪文化通过教人以德到达教人有礼,进而以礼维持社会秩序,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其实,即使打破法律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也依然很难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
可见,显性的法律控制只适用于少数破坏者,对于大部分社会体而言,只要遵守礼仪规范,注意言谈举止,保持行为举止有礼有节,就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此外,法律的管辖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触及纯粹的思想领域和道德层面,而礼仪则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传统礼仪文化被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不分地位和阶层,不论职务和地域,只要个体愿意,都可以接受道德的引导和规范。其实,个体置身于礼仪社会,很难不受其影响。由此可见,礼仪文化可以通过对个体由内而外的影响,规范个体行为,以此弥补现行法律控制的不足。
三、弘扬礼仪文化有助于公共道德建设
礼仪文化经过历代传承,其核心精神已经深入人心,逐渐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
行为中。因此,弘扬礼仪文化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社会隐性功能,还有助于推动公共道德建设。
1弘扬礼仪文化是加强公共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公共道德建设途径主要包括文化手段、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等,而作为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礼仪文化,则是非强制性手段,在公共道德建设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列为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要素,可见,若要推动公共道德建设,增强公民道德修养,就必须将礼仪文化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以礼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可以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因此,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道德水准的表征。人们的道德修养是隐性的,若要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就要用心观察他的礼仪、礼貌、礼节,通过他的神态举止进行客观评判。礼仪作为一种可以践行的行为规范,不仅可以衡量道德水准高低,还可以衡量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此外,礼仪文化历来被视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可以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通过礼仪模范的榜样作用和礼仪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遏制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3]。
2礼仪文化是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我国的礼仪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强调礼在经世济民方面的作用,是我国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孔子被视为礼仪文化的奠基人,他提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主张以博爱的胸怀去实现仁,以敬人的行为去实现礼,进而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提出礼者,自卑而敬人,主张人际交往中将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而把对方摆在重要的位置,并且对别人尊重崇敬。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敬人和博爱精神是我国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核,在现代社会,虽然礼仪的外在形式已有所不同,但这种内在精神实质未发生改变,并且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我国人民历代传承。人们在这种礼仪文化的教育和感化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行修养,对别人心怀仁爱,对社会充满感恩。此外,传统的礼仪文化还重视诚信精神,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中言而有信,以诚待人。同时,在《礼记》中提出了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元素慎独,它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的修身途径。所谓慎独就是指即使没有外力的监督和制约,个体也能够依靠内心的道德力量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发扬个人品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尊师重教、仁爱孝道也是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
在许多礼仪典籍中都有关于孝道和师道的规范和理念。礼仪文化所包含的仁爱敬人、慎独诚信和师道孝道思想,以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为我国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