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3段的这个长句,结构复杂,内蕴丰富,很难理解,但是,我们通过语法结构的分析,运用简化结构的方法,可以把它读懂。
首先要理清它的结构,主语“马克思”,谓语“发现”,后面是由一个同位复指结构组成的复杂宾语。这个句子的中心意思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动词“即”后面的成分就是对其进行具体的说明。
句子的难点是对同位复指结构的分析,这个同位复指结构用动词“即”和冒号显示有三层意思,后一层都是对前一层的意义进行解释说明,将其简化后就是:“……规律,即……事实:……”。这就是说,“规律”就是“事实”,这个“规律”和“事实”指的是什么呢?那就必须研究冒号后面的文字。由此不难看出,难点的难点是冒号后面的部分,我们把这部分抽出来单独分析: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②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③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④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⑤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第一步,简化这个短语。这个短语,实际是由6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先给每个分句标上序号,然后抓住体现分句内部关系的关联词,将其简化如下:
首先必须①,然后才能②;所以③,④,因而必须⑤,而不是⑥。
由此很容易看出,这个复句也分为三层意思,①②是一层,③④是一层,⑤⑥又是一层。句子内部都是因果推理关系,由①②用“所以”推出③④⑤⑥,由③④用“因而”再推出⑤⑥。③④既是从①②推出来的结论,又是推出⑤⑥的依据,所以它是全句的重心。马克思发现了什么“规律”?这“规律”也就是③④。
第二步,弄明白句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吃、喝、住、穿”,用马克思的哲学术语是指“物质”,“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指“精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是前面所说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它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①②句表达的基本意思。
第③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指的是生产力。“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指生产关系。“从而”这个词表示了二者的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这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便构成经济基础。
第④句,“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指的是上层建筑。“这个基础”就是经济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马克思的又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⑤句承上而来,有省略,完整的句子是“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这是说,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上层建筑为什么发生,为什么发展,为什么变化,为什么消亡,就只能从经济基础寻原因。这就是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主义。
第⑥句,过去与之相反,那是历史唯心主义。
第三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句子再次简化,则是: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①②,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④,因而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⑤,而不是历史唯心主义⑥。
由此也便很容易理解,马克思发现的历史规律就是③④句阐明的“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①②句阐明的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马克思从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四步,在理清句子的基本意思之后,再分析句子的附加成分。
句子的前面有一个比况结构“正像……一样”作状语,达尔文的发现当时已举世公认在自然科学界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恩格斯将马克思的发展类比达尔文的发展,以此说明马克思的发现的伟大意义。
“一个简单事实”的前面有一个定语,它启示人们深思:“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简单事实,但是为什么几千年来,只有马克思才由此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呢?这是因为它“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这“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指的就是五花八门,形形唯心史观的谎言邪说,它们“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只有马克思才具有拨开迷雾见青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超凡能力。没有这种解剖历史的能力,人们就永远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这把历史的解剖刀当然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在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至少可以列举如下九个方面:马克思这个发现的伟大意义;马克思能够有这个发现,是因为他既能够透过纷繁芜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又能够从简单的事实中看出深奥的道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注意文中“所以”的推论作用);既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上层建筑的变革都必须从经济基础方面原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反之,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总之,这个句子差不多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全部基本原理。
而上述理解,我们是通过简化句子结构而获得的。可见,解读结构复杂的句子,简化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你现在掌握了这个方法吗?下面,我们再举些例子,请你运用这个方法对它们进行探讨。
例1.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例2.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例3.是的,①我讲话的艺术虽然自有我的确信,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③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④决不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⑤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⑥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呐喊·自序》)
探究思路:
例1.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单句。句子所以拉得长,主要原因就是谓语前有一个很长的附加语“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遇到这种句子,只要删除它的枝叶,即定语、状语和补语,就能亮出它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用这个方法,一般就能够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这种简化句子的方法,语法书上称为紧缩法。对例1紧缩,它的基本意思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那个很长的状语乃是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为什么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但是,有的时候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并不能反映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2.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
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个句子的主体结构是:“……事实……为……明证。”我们看不出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遇到这种情况要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这样就明白这个句子赞美了中国女子殒身不恤的勇毅。
例3.是的,①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③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④决不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⑤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⑥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呐喊?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