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乙酰氨基酚中毒,引发肝损害机制
导语:阐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作用的机制,是到有救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的重要方法。
研究显示,约25%的爆发性肝衰竭和近50%的肝功能异常与用药有关,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引起急性肝衰竭并需肝移植的首要药物。那么阐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作用的机制,是到有救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的重要方法。
机制一: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
有研究表明,特应源性肝损害的部分原因是一种或多种肝细胞保护因子的缺乏,这种损害作用的发生取决于亲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中的作用非常复杂,各实验室的报道结果也不尽相同。以肿瘤坏死因子(TNF-)为例,有报道称其可上调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作用,而它的选择性免疫中和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可部分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作用;也有报道称去TNF-小鼠的肝毒作用没有显着改善,TNF-的免疫中和作用对其肝毒作用没有显着影响;白介素-10(IL-10)通过抑制NO和iNOS 的形成来阻止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去IL-10小鼠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敏感性增加,这与IL-10增高TNF-等的水平有关。
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害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肝细胞中白介素-6(IL-6)mR NA表达增高,去IL-6小鼠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比天然型小鼠敏感性增高,IL-6可以保护肝细胞,这种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上调肝细胞中几种肝细胞保护因子如HSP25、HSP32、HSP40及SHP70的表达而完成的。
机制二:氧化应激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时,血清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水平增高,肝组织
>b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