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诗中的何字句(教师中心稿)
试论唐诗中的“何”字句
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光芒四射的一颗明珠,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它的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诗不仅以其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厚重、广博、丰富而闻名于世,其艺术技巧也惠泽后人。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将近五万多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的诗篇书目多出两三倍以上。①唐代诗歌的高度成就,引起历代研究者的广泛的关注。对作家、作品、诗歌流派等都作了很多的探讨研究,本文拟对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何”字句作一初探。
在唐诗中,出现了大量的“何”字句,熟悉的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草本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李白《山中问答》),“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平明钟声更何事,笑倚墙边梅花树”(李商隐《昨日》)、、、、、、在唐诗中,“何”字句如此频繁地出现,从而形成了一种颇为常见的表达方式,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钱钟书先生在其一次演讲中谈到“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感叹死亡的不饶恕人。”②而钱先生接着又说“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在;人去也,春何处。’”③当然,钱钟书先生在演讲中并不是专门就唐诗中的“何”字句而论,而是就中国诗里存在的“何处是”公式而谈。但是,很明显,钱钟书认为“何处是”句式在中世纪拉丁诗中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作的方式、手法。由此,笔者受到到一个启示:是否也可以将唐诗中频繁出现的“何”字句作一番讨论、研究呢?
笔者以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张宏儒、罗书华为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博士伴读一+一大系*唐诗精品集》为基础,对诗中出现的“何”字句进行了统计,发现带有“何”字的诗句差不多
接近200多例。为什么唐代诗人如此钟爱这个“何”字?“何”字句在诗歌表达上有具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意味?
笔者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唐诗中的“何”字句对于“何”字的使用,可以粗略划分为下面几类。一类是作为疑问词,疑问词又有三种用法:明知故问式,即反问;问而不答式,即一般疑问;一问一答式,即设问;第二类是作为感叹词使用;第三类是“何当”搭配,可理解为“不如”,类似祈使句式。下面就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博士伴读一+一大系*唐诗精品集》为文本,将对这几种类型逐一分析研究。
一、“何”作疑问词
1、 明知故问式
这种句式以“何”字引起反问,表面上是问,实际上以问为答。如“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郭震《古剑篇》)。何言:不用说。两句诗可译为:中途被弃置不用,口中难言,飘零沦落到古牢狱的下边。虽然又被埋在地下无用场,还能每天夜里剑气直冲天。“何”字在这里收到了独特的表达效果:面对弃置,仍然不当一回事,不用说,无需消沉。具有鼓舞、激励的作用。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何求:不用求。说明君子志行高洁乃是以美德自励,而非求人见知。同样表达了激励、积极自信的意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而是说怨也没有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又何须哀怨那杨柳呢?玉门关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又怎么会有杨柳呢?又哪有杨柳可折?用了“何”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杜甫《负薪行》)。“何得”表面上是问为什么这里会有昭君村,但联系上句,如果说五山的女孩“粗丑”,为什么这里会有昭君村。如果说,是一种假设,巫山的女孩丑不丑?不丑,因为这里有昭君村。所以,明知故问,明明有昭君村,却故意提问。同样的表达手法还有“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杜甫《水经注》)。
山中答问“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踪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何处”如果不认真分析还以为是表达一般疑问,到哪里去寻踪迹呢?但联系上句,落叶满空山,已经没有踪迹可寻。明知无处可寻偏要问,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伏波: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定远:指东汉定远侯班超。班超曾上书给皇帝说但愿留在玉门关抗击来敌。所以,何须生入关,意谓不应生入玉门关,长久留在玉门关抗敌。“何须”二字,歌颂和鼓励我国古代将士应有视死如归、彻底消灭来犯之敌的英勇行为和高尚品质,语调激昂。类似的还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而同样是李贺的《南园十三首》的另一诗里,却是“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在征战之地,悲秋的文章有什么用呢?虽是提问,却是明知故问,已经知道答案:悲秋的文章在这里是没有用的,表达了悲哀的情绪。
像这样表达反问的“何”字句还有不少,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通过对上面这一类“何”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觉,这类明知故问,以“何”字来引起反问的“何”字句在意义表达上通常表达积极、乐观的情绪,基调高昂。也有个别例子,像“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踪迹”、“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一种惆怅。但总的来说,以积极乐观为主。而且这类“何”字句因为表达反问的意味,而反问给人的感觉一般是不容置疑,因此,当表达积极乐观的时候,则更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
2、 问而不答式
这种句式以“何”充当一般疑问词,提出问题,但并不回答问题。如“东泉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徙倚:徘徊,彷徨。 依:归依。欲何依:想归依哪里呢?此诗作于诗人隐居东皋之时。傍晚时分,诗人站在水边遥望,江水滔滔,汇入大海,但诗人自己将归向何处呢?“欲何依”,抒发了诗人彷徨无依的苦闷。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未见过面的儿童自然“相见不相识”;不相识自然要加以问讯;而面前的陌生人已是“鬓毛衰”的风尘仆仆的老翁,儿童出于礼貌便亲切自然地“笑问客从何处来?”整首诗就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再写诗人的答话。乍一读来,似乎言未尽,意更未尽。然而,这正是诗的妙谛所在,以“何处来”结尾,诗人被反主为客,引人寻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