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人王维有什么之称
王维为什么叫诗佛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他的很多诗远离尘世,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因其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所以后人称王维为诗佛。
王维出生的时候,当时的唐朝佛教影响力很大,他的父母都是笃信佛教,王维从小就被迫的熏陶,跟着信仰佛教,再加上很多诗人都是仕途不顺,爱写诗发发牢骚,引起别人关注。
后来在佛教思想中到了寄托。佛教的思想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脱离俗世困扰,仕途的不顺,也让他越来越信佛,渴望得到心灵的救赎。
再有一点就是,他的诗中就蕴含了大量的佛理和佛教思想,由于他是佛教徒,深受佛教的影响,在写诗的时候自然就把佛理写入诗中,让他的诗也得到了升华。
比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龙”,就透露出佛教禅宗空灵的禅意,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无限的遐想。
王维自身的字是“摩诘”,这是典型的佛教用语,其含义为纯净无垢,没有污染,说明自己一颗佛心,不受凡尘俗世的沾染,在王维晚年,他也是避世去隐居,参悟佛理,将佛教思想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进行诗歌创作。这样他的诗,出现了政、艺、禅三位一体的奇特现象。
综上所述,王维如此的笃信佛教,痴迷佛教,称他为诗佛不足为奇。
王维的文学成就
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王维创作的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
王维的诗,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作,这的确概括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很多,大多具有这种诗情画意融合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指高度的形象性,即用语言描绘出一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画。
王维作品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音响变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