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公平是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我省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众要求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择校现象屡禁不止,一到开学时期,薄弱学校门可罗雀,不得不采取挖墙角之类的一些非常手段“抢”几个生源,而优质的城镇学校车水马龙,生源爆满,普遍存在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有的地方最大班额在100人以上。生源的极大不均给各地的教育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3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首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及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实绩督导考核(简称“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今年5-6月开展了对31个县市区的评估考核,经过实地考查,发现目前教育均衡问题主要集中于办学条件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虽然就整体而言,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职责进一步得到落实,各地继续开展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
工作,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人民众对于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地方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与困扰,亟待我们认真研究,拿出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1、缺乏科学的教育规划,中小学布局不尽合理,新一轮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随着适学儿童少年的减少和赴外地务工人员带子女外出就读人数的增加,开展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前一轮布局调整虽然打破了村村办小学的格局,但部分县市区初中调整的力度不大,基本上仍保持了撤区并乡前的分布格局。个别地方的小学和高中学校仍然过多,学位富余,且教育资源比较分散,布局不合理。并且,一些地方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政府和规划部门对教育事业缺乏整体通盘的考虑,在社会事业规划中没有将教育规划考虑进去,有11个县市区的布局调整后的校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一方面部分教育资源被闲置或浪费,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小学的校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扩充。部分县市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新一轮布局调整方案。株洲县城区无独立的公办初中学校,只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职业学校带办的初中部,城区初中生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只占到34%,其余只能在民办学校就读,虽然条件较好,但其收费较高也阻碍
了部分适龄入学孩子求学的步伐。蓝山县2008-2010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均为4500人左右,而现有高中、职高能够提供的新生学位仅有2000余个,约占45%。如将目前举办的校中校,职中初中班撤销改为普高或职高,平均每年可增加770个学位,也只能解决60%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每年尚有近2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平江县全县农村小学仍有教学点247个,其中1师1校1班的教学点达199个,少于10个学生的教学点达72个,最少的教学点只有4名学生。
2、教学功能室不齐全、现有的设施设备简陋陈旧、体育场地缺乏和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缺乏是农村中小学的普遍现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
评估考核组调查发现,各地中小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功能室不全的问题,受评估考核的31个县市区有28个功能室不达标,基本达标的仅9.7%,且城乡、乡镇、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部分学校因为校园面积不足,教学功能室临时凑合或一室多牌。在所有功能室中,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图书、科技等功能室缺乏非常严重,最多的学校缺功能室在10种以上,几乎没有1个像样的功能室。部分学校尽管有理、化、生实验室等几个基本的功能室,但基础设施及器材配备与省定标准有较大差距,配置较低,实验室的设施陈旧,仪器缺损情况严重。个别学校几个实验室没有1条实验凳,有的实验桌椅陈旧破烂,物理实验室电未上桌,
化学实验室水未到室到桌,初中无独立危险化学药品室,危险药品与普通药品混存。中学普遍没有配备专职校医,中小学卫生室建设和工作规程多数不符合国家和省定的要求。图书馆(室)建设是个薄弱环节,不少学校无图书阅览室,有的即使有室,藏书量严重不足,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少学校的学生课桌椅不规范,农村学校课桌椅普遍陈旧无靠背,还是简易条凳,甚至发现仍有4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的课桌椅有学生自带,高低不平,极不规范。不少地方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明显滞后,部分有寄宿生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较差,无专用床铺,食堂简陋,寄宿生生活条件差,无餐桌,无浴室,厕所离宿舍较远,也没有配齐低龄寄宿生的生活指导老师。部分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不达标,不少学校没有运动场地,体育设施也破烂不堪。部分学校缺乏规范的校园规划,学校在绿化、美化、文明化方面的差距较大,没有形成一定的校园育人氛围。 衡南县洪山镇中心小学有寄宿生100多名,无1间规范的学生宿舍,租用民房作食堂、寝室等,学校无围墙,厕所离宿舍有100多米,食堂卫生较差。 桑植县芙蓉桥小学连食堂也没有,300多名寄宿生只能在露天排队领取饭菜和就餐。
3、危房改造的任务依然艰巨,学校安全隐患不少
部分学校的老校舍年久失修,仍有正在使用的一般危房,C级危房比例超过控制标准,个别学校
寄宿制仍然存在D级危房,至今没有得到修复或及时拆除,个别学校楼房护栏高度在1米以下,没有及时加高。危房的大量存在,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部分县市区的农村中小学校还没有围墙,周边众可以在校园内自由出入,甚至校园成为了周边众的唯一通道,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涟源市安平镇浆江小学等5所学校设在老祠堂内,有时众的白喜事在学校操办,教育教学秩序受到极大的干扰。新化县桑梓中心小学有未拆除的危房,学校无围墙,无校门,无校牌。 麻阳县全县超过危房控制标准的小学有11所,中学有7所,个别小学的危房面积占到了校舍总面积的8.43%。衡阳县全县因冰冻灾害,现有C级危房4.4万 m2,占校舍总面积的3.7%;D级危房1.1万 m2,占校舍总面积的0.93%。永定区三家馆乡中学进校门没有专门通道,学生宿舍栏杆不到70厘米。
4、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
学前教育发展还不够规范。各地幼儿教育均以民办为主,县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规范管理上还存在许多缺失,有的甚至疏于管理,任其发展。经评估考核组实地考查,宁远县等6个县市区2007年没有公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而有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规模不大,条件较差,根本起不了示范作用。各地均存在部分幼儿园规模偏小,保教条件简陋,幼儿教师素质偏低的现象,有的
建在民房里,有的建在马路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县市区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民办幼儿园尚未办理审批手续。农村公办学校办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学前班,很少有完整的三年制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率普遍较低,有23个县市区的学前三年教育率没有达到标准要求,31个县市区平均为42%,最低的仅有27%。且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妨害幼儿健康发展。
初中学生的控流保学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受应试教育、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地初中学生厌学风气较浓,初中学生流动面较大, 最多的一个年级初中三年流动率接近30%,尤其是初中毕业班流动人数多。流出的学生,不少佐证材料不规范,部分可信度不大,存在一定的隐形辍学因素。经评估考核组认真核查,31个县市区初中辍学率达到标准要求的仅8个,有23个县市区不达标,其中辍学率在3%以上的县市区12个,4%以上的县市区3个,最高的县超过了5%。有这么多的学生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是部分农村学校条件差,素质教育没有跟上来,学生压力太大,产生普遍的厌学之风,同时一些地方控流保学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及时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当前的社会就业新形势,没有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辍学情况的加剧。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尽力缓解教师队伍结构矛盾
要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新进一定数量的年轻教师,补充农村教师的不足,建立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不致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建立健全薄弱学校师资的保障机制,要解决城镇学校超编,农村学校缺编的状况;教师编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健全薄弱学校师资培训制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共享机制,要开展示范学校或窗口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规范化;要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或上示范课、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等制度;建立健全并稳步推进“教师走教”制,对区域紧缺专业教师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流动教学的方式,以弥补师资不足;各级教研部门要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师水平。
4、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坚定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党政领导不给教育施加升学压力,学校、家庭不急功近利,用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去引导社会舆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观
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全局,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工作观。要严格实施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加强教学教研和教师培养培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杜绝举办重点班、收费补课、学校单独举办升学考试、考试成绩排队等错误做法,组织好各种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加强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文明化和人性化。
5、积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继续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借助社会力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要切实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防止新增学校成为新的薄弱学校。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力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和竞争行为;督促民办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管理,优化师资,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建立和完善确保弱势体子女上学的机制
关注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办好县级特殊教育学校,落实好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积极探索和实施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工作机制与方法,确保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能享有同其他孩子一样的待遇。要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资助机制,扎扎实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有效管理捐助金;学校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加强弱势体子女教育的研究,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品格。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入学保障机制,各地要科学规划,保证足额学位,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在收费上做到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关心学生,以使农民工子女在同一蓝天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