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需求以及对教育公益组织的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5年第4期
    文  本刊记者 李东方 摄影  罗夏 玲玲
    伴随撤点并校出现的校车问题、营养餐问题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撤并村小后集中办学解决方案的寄宿制学校,也带来了相关的住宿条件差、学生身心健康堪忧等问题。
    2014 年7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简称《要求》),《要求》中对学校的校舍建设、硬件配置、图书增置,以及寄宿条件作出了规定。这是续2013 年12 月,三个部门提出《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简称《意见》)后,进一步对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出具体要求。也是2012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特别强调“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之后,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政策从长达十年的撤并转向未来的扶持。
    伴随撤点并校出现的校车问题、营养餐问题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撤并村小后集中办
寄宿制学解决方案的寄宿制学校,也带来了相关的住宿条件差、学生身心健康堪忧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引发了社会热议。《要求》提出的20 条规定中有6 条明确提到“宿舍”,也表明了政府对于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重视。除了公众、政府,教育公益组织也开始增加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服务内容。相比公众的舆论支持、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教育公益组织以其专业性服务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各个方面帮助。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及需要
    公益组织歌路营历经17 次调研,走访10 省27 区102 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根据调研结果撰写了《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报告》从心理状况、课余生活、学校环境等多个层面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进行剖析,揭示了寄宿制学校学生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已达3276 万,其中小学生近1100 万,初中220 万。这意味着,每10个学生中,就有2.2 人住校。而住校生中有60% 是留守儿童。”
    2014 年底,少年派助学计划项目组前往云南腾冲调研,走访了四所寄宿制学校。根据调研情况和《报告》内容,本文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
    一、学校硬件条件提高,但后期资金不足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期间及其后,寄宿制学校开始兴建,得益于政府的资金,各项硬件条件均得到大幅提高。云南腾冲的四所学校除了一般教学教室之外,都还配音乐室、图书室、体育室、美术室、实验室、计算机室。
    但由于缺乏后续资金支持,四所学校统一面临虽然接通网络,但是没有配备电脑、音乐体育器材的情况。
    2001 年以来,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提高了农村校舍质量。然而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校园的修建,后续资金仍有不足,学校出现了音乐教室没有乐器、计算机教室没有电脑,接通网线却没钱交网费,有了多媒体教室却交不起电费的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还需要一些资金的支持,需要社会热心企业或人士的帮助,用于购买音乐、体育器材,实验器材和材料、电脑或移动电子设备,以及缴纳网费、电费。
    二、学校住宿条件较差,营养卫生状况不佳
    走访的云南四所学校均合并了周围的村小,所以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需要在校寄宿,很多一年级的学生已经需要住校。学校宿舍拥挤、条件简陋,学校要么是两人一铺,要么是三人两铺。四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食堂,但是没有浴室,学生只能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洗澡。虽然学生可以在学校食堂就餐,但是菜品单
一,营养不够均衡,有些学生甚至买豆腐乳做菜。并且,这几所学校都没有能力安排生活老师。
    歌路营的《报告》中指出:“调研的百所学校,45%的学生居住8-16 人一间的寝室,23%的学生居住在16 人以上一间的寝室,50% 的学生两人共用一张床铺。并且,窗帘、晾毛巾的绳索、照明、风扇、取暖等细节被忽视。”《报告》同时指出:“寄宿学生比同龄孩子矮6-10 厘米,宁夏寄宿生营养摄入量只有走读生的76%。学生平均1 周洗1 次澡,51% 偶尔刷牙,52% 偶尔洗脚。学生常见病频发,但医疗设施、人员严重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农村寄宿制学校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用于宿舍、医院、食堂的建设和维持,需要补充配套的生活设施如:
    热水器、饮水机、微波炉等。由于所需资金过大,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三、学生生活内容枯燥,心理健康状态堪忧由于学生寄宿,为了便于管理和安全考虑,学校会安排更多的课程,四所学校周一至周五均有6-7节课,以及早自习、午自习和晚自习(周五晚上不上自习,下午提前上课方便学生周末回家,周日晚上上自习)。这些还是1-6 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内容,从早上7 点起床到晚上9 点睡觉,基本上就是自习、上课、自习、上课、自习……
    这个情况与《报告》发现的情况一致,“寄宿生作息时间表明,住校生全天学习时间普遍超过了1 0 节
课, 远远超过国家规定低年级每天不多于6 节课;中高年级不多于7 节课的规定。”如此枯燥的生活,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报告》也发现“寄宿生心理适应差, 孤独感强烈。1 1% 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偏低,1 7 . 6 % 的学生存在抑郁问题,4 7 . 3 % 的学生常有负面情绪困扰, 6 3 . 8 %的学生有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长期与家人分离,缺少亲情的呵护和陪伴,急切需要情感方面的慰籍。在素质教育、新课堂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开展这么多年以后,寄宿制学校还是缺乏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丰富的课堂内容。
    四、师资缺乏课程无法开齐,急缺专业的生活老师
    与安徽、四川、山西等地相似,云南农村寄宿制学校依旧面临教师缺乏的困境,虽然腾冲这几所学校,都有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但是师生比仍然很低。由于老师不足,类似音乐、美术、体育的副科多是由其他主科老师兼任。
    《报告》中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称为“超负荷的超人老师”,因为“68.2% 的老师每天工作9-13 个小时,3.6% 的老师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而班主任平均每天超过12 个小时。”
    并且,“仅有11% 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专职生活老师,生活老师参加过基本生理知识培训的不到20%,参加过基本心理培训的只有15%。”
    农村学校缺乏老师几乎是每个学校都在面临的困境,但作为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师资的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发展过程中最急迫的任务。
    对教育公益组织的建议
    考虑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性,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和需要,本文为教育公益组织提出一些建议,不足之处欢迎交流补充。
    一、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和后续服务支持。比如,从2011 年开始,安利公益基金会就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不良和吃饭难的问题发起“春苗营养计划”。他们不仅捐赠合格、先进的厨房硬件设施,还会进行营养膳食知识的普及和食堂管理员的培训。以此为例,公益组织还可以针对宿舍和宿舍管理员、医务室和医务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和培训。但这方面的帮助需要的充分的资金,并且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广和普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公益组织可以更多的考虑提供培训服务。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或活动。很多教育
    公益组织已经开始探索用有趣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借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精神。比如,歌路营在2013 年发起“新一千零一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公益项目”,截止2014 年底,已经覆盖了16 省56 区县336 所学校。另外,利用互联网资源,陪农村学生看世界的少年派
助学计划项目,经过一年的探索,开发出不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学会使用网络来了解世界。不仅如此,教育公益组织还可以在阅读、音乐、美术、体育等领域提供专业的课程和活动服务,以此弥补农村寄宿制学校因为师资缺乏,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遗憾。
    三、提供中长期的陪伴和心理健康服务。西部阳光基金会于2011 年开展了驻校社工项目,希望通过住校社工的陪伴来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成长问题。与之相似,少年派助学计划项目相信“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引导”,通过派驻项目老师到当地学校,帮助农村孩子熟悉和使用平板电脑和互联网,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无法与家人长期相处,缺乏亲情的陪伴,这是城镇化进程带给农村家庭的遗憾。而教育公益组织也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人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农村寄宿制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陪伴和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教育公益组织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服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