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首先,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评价的标准应该和教学目的相一致,否则就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其次,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 测量是评价的前提和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评价, 评价是对测量结果作价值判断的过程。另外,虽然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学评价还可以通过一些非测量的方法如观察、谈话、收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有关资料来实施。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评价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测量、跟踪和统计等工具。
另外,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
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单一评价主体、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实施评价的办法有课堂调查表、课堂打分表、作品打分表等。
1.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教学评价的如下几个功能。
(1)诊断功能
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现状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一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2.教学评价的种类
    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
(1)相对评价
就是在被评价对象的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如班级考试排名次,从第一名排到第五十名就是相对评价。
利用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个体学习成绩的优劣,这是其优点;不足之处是,基准会随体的不同而变化,评价标准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因而不能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绝对评价
这种评价就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体或集合之外(通常是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再把体中每一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如区域性会考。
绝对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使每个被评价者清楚地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因而可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缺点是不易分辨出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分类
特点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评价时机
教前评价
教学之中
教学之后
评价目的
摸清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以便安排新内容的学习
了解学习进程中的情况,调控教学进程
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分出等级
评价方法
作业分析法、前测、调查法等
练习、提问、实际操作、作业等
考察、考试
评价作用
诊断学习准备情况,分析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习成绩
(4)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这两种评价通常是根据评价内容的焦点来区分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关心和检查用于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如何。过程评价往往是在教学过程或教学设计过程中进行的。成果评价或称产品评价是关心和检查计划实施后的结果或产品使用中的情况。
(5)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这两种评价是指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的结果一种是描述性材料,数量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数量化。
定量评价则是对评价材料做从”量”的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由于教学涉及人的因素、变量及其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定量评价的方向、范围必须由定性评价来规定。可以说,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切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偏废另一方。
 3.教学评价的原则
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
其次应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
第三应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
(2)整体性原则
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评价标准全面;
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
第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3)指导性原则
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必须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
其次要反馈及时,指导明确,切忌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使人无所适从;
第三要具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不能搞行政命令。
(4)科学性原则
教学评估
贯彻科学性原则,
首先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
其次要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严谨的处理;
第三要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的编制、预试、修订和筛选,达到一定的指标后再付诸使用。
(二)新课程评价理念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评价的功能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
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凸显出来。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分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涡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一应俱全。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这样,传统的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进,课程评价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共同承担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职责。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进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 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1.以教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教为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资源,二是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做出即时反馈。
在第一个环节中,要解决的是如何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源的问题。目前在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中使用的信息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三种:测验、调查和观察。这三种方法在收集资料方面各有特长,如测验适宜于收集认知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调查适宜于收集情感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观察适宜于收集动作技能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