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 人们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关注正日益增强。 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 越来越广泛, 这对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 更好地促进了幼儿 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简要探讨了婴幼儿时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产生的遗传、 先 天获得性影响、后天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并据此提出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主张为婴幼儿营造一个受尊重、 受爱护的, 安 全、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以维护婴幼儿情感、认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婴儿时期 幼儿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婴儿期(0—3 岁)和幼儿期(4—6 、7 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心理发 展海南猴岛的转折点最为集中。 从年龄特征上来看, 婴幼儿身心发展十分不成熟, 是社会 中的弱势体, 最容易受到不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容易浮现心理 健康问题。 婴幼儿是祖国的未来, 是
将来现代化的建设者, 婴幼儿的建康成长对 祖国的兴旺发达有着长远的、积极的意义。
因此,掌握婴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心理健康 的标准及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误区, 针对问题, 误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 方法可以更好地通过日常活动,为婴幼儿营造一个受尊重、受爱护的,安全、健 康的人际交往环境, 以维护婴幼儿情感、 认知的健康发展, 培养婴幼儿健全的人 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防止婴幼儿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发生。
一、婴幼儿心理问题
婴幼儿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总的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情绪障碍。如恐慌、焦虑、抑郁、强迫观念和疑病等症状,在儿童中发生 率有增高的趋势。
2.行为障碍。 主要指与火伴相处关系不好和捣乱破坏性行为, 这种表现男孩 子中明显多见,特殊是在学龄儿童中(也包括在幼儿园中) 有活动过度,如许多 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儿童多动症。
3.因功能发育迟缓或者不全而造成的心理卫生问题。最常见的如聋、残、哑、 瘫、 口吃等, 这种症状男孩比女孩多见。 因营养摄人不足或者不平衡造成大脑和心
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排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如 恐怖、分离性焦虑等) 和某些不良行为问题(如吮吸手指或者衣物、咬指甲、拔毛 发) 等。
4.适应不良反应。在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和成熟比身体的发展相对缓慢, 儿童在逐步与社会接触后, 一方面不断接受外界的新事物、 新知识, 另一方面又 要独力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等等, 处理不当会引起无所适从, 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表现出一些行为、情感、思维和意志活动等方面的异常。持续的不良反应,会影 响精神和身体,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如一些幼儿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变得 孤僻、冷漠,成人后成为其犯罪的重要因素。在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中,不同 的年龄阶段其表现不同,在同年龄阶段内,其心理卫生问题有一定的共性。
二、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维护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那末, 对婴幼儿来 说,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呢?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不同的表述。 根据婴幼儿发展的规律,可以归纳如下。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 活动的基础。 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因此, 家长和 保教工作者首先要防止孩子智力低下,并尽可能促进其主动地发展。
2.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动作发展主要是生理学范畴的问题。婴幼儿的 动作发展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什么动作在什么时候发展成熟, 取决于基因控 制的时间表。对于绝大多数的正常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动作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大部份婴儿总是由平躺到翻身,再到会坐,然后到爬行,再到会直立行走。婴幼 儿做菜的方法行为模式的发生时间也大致相同,如民间常说的“七坐八爬,九月长牙”。发 展心理学将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大致相同的时间, 称为动作常模. 一个健康的婴幼儿,其动作发生的时间应与常模基本一致,或者说是接近的。
3.语言运用符合语境。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末开始获得母语能力。婴幼儿获 得语言是有阶
段、 有规律的。 无论婴幼儿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其运用的语言必须 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相符合。 3 岁以后儿童说的话通常总是与另一位对话者在内 容上是有关的。 4 岁儿童则开始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不同的听者, 如他们对父母讲 述一件事情时所用的句子较长,较复杂,而对一位 2 岁儿童讲述同一件事情时
则会选择使用较短, 也比较简单的句子。换言之, 这时的儿童浮现了情景化语言。 如果婴幼儿的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不吻合, 那就需要对其成长加以必要的关注。 万里江山最极端的语言与语境不合的情况表现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他们不会根据语境展开 交流,往往表现为延时的单调重复。
4.热爱游戏,善于游戏。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他们的主要 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展,特别是动作技能和感觉能力的发展。 动作技能和感觉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婴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而这些感性经 验是婴幼儿日后学习阅读、 写字、计算等的心理基础。游戏, 特别是象征性游戏, 能极大地提高婴幼儿的表征和想象能力, 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 结构性游戏则 是促进婴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角
游戏和社会性游戏更是能让婴幼儿体 验人际交往, 学会互相合作, 从而促进婴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游戏是婴幼儿的天 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婴幼儿,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发现和体验游戏的快乐,在 游戏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增长自己的知识经验, 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 享受 游戏的愉悦。
5.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一个心理健康的婴幼儿,他的情绪应是明朗 的,而且还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我很开心”“我很难过”“我 不想做了”等。研究发现, 3-4 岁的幼儿已经会隐藏或者否认自己的情绪感受。在 正确的教养条件下, 婴幼儿应该能感受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 虽然幼儿学会用语 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但心理健康的幼儿在这一方饥荒新手 面的表现总是比较好的。
6.年龄特征明显。婴幼儿的年龄特征,总体上说是好奇、好问、好动、好 学、热情、率真、投入的。由于气质差异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一个婴幼儿的具 体表现也许各有特。但这些年龄特征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健康的婴幼儿, 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特点。
如果一个幼儿走起路来“老气横秋”,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办起事来“左 右逢源”,表现出“
幼年老成”的样子,那人们通常是很难接受的,因为这样的 表现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事实上, 婴幼儿的言行符合其年龄特征, 是其心理 健康的表现朝鲜建国,而失却了年龄特征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