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中国茶文化”主题活动,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营造一个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增强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
  活动时长:4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就必须要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你们打算想从哪一方面去研究有关茶文化方面问题呢?
  引导学生调查茶的种类、名称、中国名茶、传统制茶叶的方法、泡茶方法、茶与健康和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茶道艺术等。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阅读与茶有关的__(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5000年茶文化和家乡茶文化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2、各小组确定研究主题,讨论并制定本小组研究计划和活动方案。准备好收集资料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都喜爱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动动脑筋,猜一猜好吗?
  (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茶叶,板书:茶。
  二、师生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也盛产茶,你知道我们的茶属于哪一种茶类呢?板书:家乡的绿(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蜷曲成螺的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
  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种植、采摘、杀青、揉捻、焙干)
  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
  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板书:我爱。
  五、了解功效,细细品茗。(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以“家乡的绿茶”为题,写一片小练笔
  第三课时
  1、走进茶园学采茶。
  清明时节,正是茶树生长茂盛的时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是一垄一垄碧绿的茶树。采茶人头戴草帽,身背竹篓,穿行在茶园中,灵巧的双手在茶树上飞舞,茶叶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茶园,跟随采茶人学采茶叶。所采茶叶的标准是一芽二三叶,但是采哪些茶叶,怎样采,都很有学问。在茶农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从不会采,到有一定的速度;从采大叶到标准的一芽二三叶,进步很快。望着采摘回来的嫩绿的茶树叶,同学们虽然腰酸背痛,但是感觉很有成就感。
  听茶农们介绍茶树的生长过程。
  仔细观察茶农采茶,听茶农介绍采茶技巧。(采茶好像"凤点头",采茶时,左右手都要用,一左一右轮流采,动作讲究协调;其次采下的嫩叶也分几个等级,最上等的嫩叶为一个嫩芽,如雀舌;次上等的嫩叶一般为一个嫩芽加1至2片侧叶。)
  学生学采茶,茶农指导。
  2、学种茶树,初步掌握茶树的栽培技术。
  听农技师介绍茶场的两个茶树品种,学生观察两种茶树各有什么特点,制出来的茶叶各有什么特点。(都是楮叶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展,芽叶黄绿,白毫中等,发芽密度大,整齐,产量高,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是优质绿茶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发芽期中生偏晚,适宜品种搭配和机采。场内的品种一种是大楮叶,一种是小楮叶。)
  学生询问茶树的生长特点(气候、温度、水分、土壤等)。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度,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初中综合实践教案2
综合实践教案
  一、实践内容
  初一级新生军训
  二、实践时间
  安排在__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__周。
  三、实践地点
  __县__基地
  四、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五、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班级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个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