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楚辞”、屈原及其作品
一、楚文化与“楚辞”
1、楚国的地理及其风俗
楚为南方大国,春秋之时,楚即兴盛于江汉流域,都城为“郢”(ying3今湖北江陵)。楚占地千里,地广兵强,雄踞南方。楚地人自称“蛮夷”,中原人也以“南蛮”、“荆蛮”相称。
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物产富足。所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而水耨(nou4),果隋(sui1)蠃(luo3)蛤(ge3),不待贾而足。地埶(艺)饶食,无饥馑之患”。(《史记·货殖列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翻译: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依靠雨水就能除草,瓜果、肉类、昆虫、贝壳,不须同外地通商,便能自给自足。这里的土地上能产出丰富的食物,没有饥荒这样的灾祸。)因此,较之中原,楚国的地理条件优越而独特。
复杂的地理条件,衍生出楚地繁复而独特的民风民俗。楚地风俗,民神不分,迷信巫鬼,重淫
祀。(淫祀:祭祀不合时或祭祀不在国家祀典当中的神明。)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记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不仅在民间,在楚国的上流社会,同样也是这样,据记载:楚灵王简贤务鬼,信巫觋(xi4),礼神,躬自执羽,起舞坛前。吴人来攻,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曰:“寡人方乐神明,当蒙福,不敢救。”可见,楚地民神杂糅、人人都好祭祀,而迷信巫鬼、求神赐福,已经成为了楚地代代相传的民俗。
楚人操南音,歌南风,其语言、音乐极富地方特,与中原大为不同。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惊叹“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更是“楚歌”别具特的最好证明。
2、“楚辞”的定义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战争过程中不断交融,并驾齐驱。中原文化以典重质是实为基本精神,楚文化则以绚丽浪漫为主要特征。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在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史上崛起的又一座文学高峰。
所谓“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名楚物”(黄伯思,北宋,《校订楚辞序》),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彩。首创“楚辞”这样一种诗歌体裁的作者是屈原,其后的作者如宋玉、唐勒、景差之流,均为楚人。所以“楚辞”就成为了具有浓郁楚地彩的这种新诗体的总称。
及至汉代,文人开始竞相模仿此体,开始将这种体裁的诗歌统称为“楚辞”,这一时期“楚辞”就开始成为了这种特定诗体的通用名称。西汉刘向在整理前人的创作之后,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结成书,统题为《楚辞》,由此,《楚辞》也成为了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流传于世。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研究“楚辞”最早的研究资料。
3、“楚辞”兴起的原因
首先,瑰丽奇伟、光怪陆离的山川风物,人神杂糅、巫风盛行的民情风俗是楚辞产生的客观前提。
其次,风味独特的楚声、楚歌,为楚辞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例如:今夕何夕兮,搴(
qian1)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zi3)离骚屈原原文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越人歌》)这些楚歌,句式参差错落,音韵清亮明切,句尾多用“兮”字,已经具有了楚辞艺术形式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明显看出民间的楚声、楚歌,乃是楚辞的直接源头。
再次,楚辞是南方文化特产,而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对它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锡瑞(清末学者)在《经学通论》中说:“《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惟屈子楚辞。”《诗经》对楚辞的影响,不在表面形式而在内容精神,在创作主旨以及表现方法。而在形式方面,楚辞主要接受了战国时代纵横游说之风的浸染,因而显得词藻丰富而华丽,多骈句、排比的用法。
最后,“楚辞”的兴起同以屈原为首的诗人的天才创造也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刘勰《文心雕龙》)作为一代文学标志的“楚辞”,正是屈原根植于楚文化的沃土,沐浴中原文化之风,汲取了楚国民间文学的营养的天才创造。
二、屈原及其《离骚》
1、屈原生平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所以通常被称为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据说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
关于屈原生平的记叙,主要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及西汉刘向的《新序·节士》。但记载粗略,并且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屈原何时作《离骚》?屈原为何被放逐?被放逐了几次?等问题在学术界都存在争议,需要我们的研究学者进一步研究。但大体看来,他应当生在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曾经“为楚怀王左徒” (楚国官职名称。入则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又曾任“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被贬之后。)。
屈原最初是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的,并且在内政、外交上均有建树。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听信谗言就开始疏远屈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
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楚国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
怀王宠妃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破坏苏秦的“合纵”)。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黄棘之盟”: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秦、楚两国互为婚姻,秦迎妇于楚,楚迎妇于秦,结为昆弟之国。次年,怀王与昭襄王在楚国黄棘(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会晤,签订“黄棘之盟”。再次年,齐、韩、魏三国以楚背弃列国与秦和亲为由联合攻楚,楚以太子横入秦作人质,请求秦国出兵相救,三国军队撤走。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
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这一天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屈原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同时也是性格悲剧。
2、《离骚》的由来及其诞生年代
关于《离骚》的题义,自西汉以来,说法颇多。比较权威的一种是“离”通“罹”,“骚”即“忧愁”,“离骚”即是“遭忧”即遭受忧愁的意思。从全诗内容上来看是屈原自叙自身遭遇的政治抒情诗。
至于《离骚》具体诞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通过一些粗略的记录我们还是能够大致确定它
的诞生年代。依据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等文献记载,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之说,说明《离骚》是屈原于顷襄王时代,被放逐江南时所作。
另外,《离骚》其诗歌中的一些关于年岁的反复咏叹,也能为其诞生的年代提供一点线索。例如: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我将慢慢地老去,但我唯恐自己美好的名声不能建立。)由此可见,《离骚》应作于诗人将老未老之际,楚国将败未败之时。这个时期,并不是屈原刚刚被疏远之时,而应是楚怀王在位的最后几年内。但具体年代,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3、《离骚》的主要思想内容
(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战国七雄争霸,秦、楚一度势均力敌,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之说(《战国策·秦策四》)。然而屈原身处怀王之世,楚国已是内忧外患,日趋衰落。“明于治乱”的屈原,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但是却屡遭君王的贬谪和同僚的排挤,郁郁不得志,只得把“美政”理想寄托于诗,向往统一天下,主张以民为本,渴望求贤举能,修明法度。
例如:“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凭德才选用贤臣,遵守绳墨[法度]而不差毫分。 皇天在上啊!光明正大不存在偏私偏爱,看见有德的人就设法让他成为辅弼之臣。回顾前王而又考察后代,再仔细考察天下的民情。不曾有过不义的人可以被重用,不曾有过不善的事可以推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