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课后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      屯shù)        风日和(qīnɡ)
B.mèi)        奉zènɡ    天真活
C.kǎi)        包        山绿水(qīnɡ)
D.xiè)        黄)        心安理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个叫“茶峒”的小山城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很长,简直是长篇大论
沈从文 边城
C. 这本书本来是我的,他非说成是小张的,真是张冠李戴
D. 做人不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随便议论别人。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适!”
B. 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
C. 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
D.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B.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C. 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D. 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5.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      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      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      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A. 便    或      或      或            B. 就    或      或      或
C. 便    要么    要么    要么        D. 就    忽而    忽而    忽而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边城》是我国现代作家        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
作者20世纪30年代湘川交界的边城小镇      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川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    和祖父独特生活描绘了一幅由“                                        ”构成的乡村风俗画,凸显了人性的闪亮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7. 下列各句中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曾有“海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B.《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和“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沈从文创作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另一类主要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D.《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画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再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8. 下面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水一般的抒情笔致,语言柔和清丽,明净澄澈,自然流畅,平缓深远,充溢荡漾着水的气息。《边城》的环境、风情、人物的对话,以及由语言所创造的翠翠、老船夫无不显示着这一特。
B. 人物描写充满激情。如对老船夫的描写,既写出了他的古道热肠的侠义风情,又写出了他的淳朴厚道。
C. 《边城》中小溪、白塔、老船夫工作的渡口环境、祖孙的心态和话语交流,都富有诗情画意的纯真之美。
D. 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和人际交流的语言,质朴真诚,内蕴丰富,意味深长,人物的心灵和人与人交际的诚信、细腻、深邃、诚朴而又优美,景和情都令人难忘。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    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    入茶峒的大河。人若        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20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20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1.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    进    过    翻                B. 淌    流    涉    爬
C. 流    汇    过    越                D. 淌    汇    过    登
2. 对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人物活动的环境。
B. 描述由远及近,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C. 以质朴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D.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突显出老人的性格。
3. 请在上文中用横线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