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性 作 业 设 计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设计者:李波
围绕专题 | 《秋的畅想》 | 完成时间 | 06、10~06、12 | ||
综语言文字手抄报 合 性 学 习 目 标 | 2、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秋天的迷人,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加课外阅读与积累; 3、 在写写、画画中感受动手的乐趣。 | ||||
作业内容 | 备注 | ||||
综合作业设计 | 一、参加秋游活动,感受秋天的迷人之处 作业1:围绕“秋天来了”写一段话。 辅助活动:观察动物、植物、天气的变化和周围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在校园里秋天。 作业2、以《游江阴黄山湖公园》为题写一篇作文。 辅助活动:组织学生外出秋游,寻秋天的足迹。(活动过程:略) | “秋天”活动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如可以让学生去采集秋叶的标本、观察秋天的小昆虫,或是测量一下秋天温度的变化,要放手让学生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去,不要流于形式。学生在切身的实践中感受秋的多姿多彩,为进一步学习、积累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打下现实基础。(该项作业的辅助活动可与科学课与综合课结合) 该项作业的完成可以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观察的视角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为学生写作提供一定的生活素材。并需提供一定的范例,在写作手法上予以指导和帮助。(作文课上完成) | |||
二、吟诵秋天的诗歌 作业3:学完古诗《山行》与《枫桥夜泊》后,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参考书,其他关于秋天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学写研究报告。 辅助活动:举行《金秋诵诗会》 |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皇冠上最为璀璨夺目的宝石。而自古“秋”又是文人墨客们笔下吟咏不绝的话题。许多著名的大文学家关于“悲秋”、“颂秋”的作品比比皆是。此次作业设计的意图就是将学生引入瀚如烟海的文学海洋,让他们从一系列或优美或伤感或豪放或婉约的文字中深层感受秋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积累与感悟,培养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此项活动结合班队课进行) | ||||
三、画金秋的图画(出手抄报) 作业4:要求学生以《秋天》为主题,出一期自办小报。 | 此内容以前三项活动所收集的文字素材为基础,加以综合,设计成一张图文并茂盛的手抄报,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美术课进行) | ||||
【反思与感悟】:
1、 秋是多姿多彩的,欣欣向荣的,又是硕果累累的。当我们的孩子在一年又一年的寒来暑往中感受自然的轮回、季节的变更,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于是,便有了教材中如《北大荒的秋天》、《枫桥夜泊》、《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一系列赏秋、颂秋的美文;便有了说不完的秋的话题,写不完的秋的美景,读不完的秋的故事;也便有了为孩子们“量身订做”的关于“秋天”的专题作业。
2、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份量其实是等同的。作为一名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感受语言文字,陶冶美的情操,实在是一件乐事。能把课堂“移植”到大自然中去,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这样的作业再多,学生也乐意接受。
3、 学生毕竟是学生,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太多太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不足为奇。不管它们拿出的作品在成人眼中有多么“拙劣”,对于他们而言,每一个笔画与每一幅插图都汇集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记录着他们的成长。所以,应该对他们的“笨拙”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与最灿烂的微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