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能溶解多少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建立了溶解的概念,在已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一杯水里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教材选择了两种最常见的物质食盐和白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描述一定量的不
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小学阶段关于溶解这些内容的学习也将为初中化学学习对应单元提供认知基础。
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通过提出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引发学生一探究竟,一定量的水中究竟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呢?进入活动1的学习,发现20 mL的水里最多能溶解的食盐量,活动2能发现20 mL的水里最多能溶解的白糖量,然后通过对比发现同样在20 mL水里溶解的食盐和白糖的量是不一样的。活动1在探究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怎么操作才能发现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学生想到的可行的方法均可实施,活动2则放手让学生制订实验计划,这里有实验方法的优选,怎样的方法操作最简单、快捷,实验结果更准确。然后教材通过指南车信箱资料介绍食盐和白糖的溶解度。最后拓展活动是让学生推测探究40 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该活动是溶解概念和活动1 的再延伸、再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2.科学探究
制订严谨可操作的实验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展开实验。
学生能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实验方法的优缺点。
3.科学态度、STSE
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以及记录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三、教学准备
微课(饱和)、食盐、小勺、电子秤、烧杯、量筒、筷子、牙签、计算器、白糖
四、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学生在二上“溶解”单元通过观察实验,辨识物质进入水中后是否均匀分散建立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了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溶解。那么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开始,食盐是能够溶解在水里的。提出新的问题: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 让学生做一做,试一试。结果学生会发现加到一定量后,原本能溶解于水的食盐不再溶解了,这时教材通过“指南车小卡通人”介绍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该部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这一概念的介绍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溶解概念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会分析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后,进入水中,可是这些小微粒如果达到一定的量后,水中的那些可以让小微粒占据的空间就不够了,所以不再溶解。这个过程是利用已有概念来建构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饱和,而不是停留在词面和现象层面。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①回顾二年级已经建立的溶解的概念,紧紧抓住“均匀分散”四个字,用动画演示盐的小微粒均匀地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 此时水中的小微粒还比较疏散;②继续加盐,新形成的小微粒再继续均匀扩散到水的各个部分,此时水中的小微粒逐渐密集;③再继续加盐,盐的表面刚形成几个小微粒,就被水中已经有的密集的小微粒用“手”给推了回去,无法继续均匀扩散进入水中。最后用问题“一定量的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呢”过渡到活动1的学习。
活动1 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本活动是为了探究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材用讨论场景图引导学生考虑实验如何进行。这时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提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教材编写中选定一定量的水为20 mL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材料的节约,二是教学时长的控制需求,三是为拓展活动及将来学习溶解度做基础铺垫。
3-按照小组的方法展开实验、记录结果。操作前应温馨提示学生操作时需要细致、耐心,记录和读数要准确。另外教师要心中有数,学生探究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需逐次逐量地添加,每一次添加通过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耗时会比较长。
4.实验后认真组织汇报交流,通过交流了解不同小组的研究情况,也对实验结果予以总结。由于方法的不一致,实验完成情况也不一致,教师可让先完成的小组准备好汇报交流。
活动2 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
1-本活动是在上个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按采用“研究问题-设计实验T实验探究T得出结论”科学探究流程,基于小组合作和任务驱动的方式,驱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发现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的白糖
量。
2.活动中教材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计划,是因为有了上轮实验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研究方法的最优化,选择操作最简单、实验结果更准确的研究方法来制订实验计划,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
3-本次实验学生探究2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由于白糖的溶解度远远大于食盐,实验操作也需逐次逐量地添加直到完全溶解。耗时将更长,如果不做处理,一课时要达成教学目标,时间上会相当吃紧。由于20 mL水里能溶解 40 g 左右的白糖,而逐次逐量地添加溶解小份白糖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与溶解盐的实验并无多大区别,因此教师对教学进程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教师可直接提供已溶解了一定量的白糖溶液(如20 g),让学生继续往里添加并记录,最后想想怎样称量和计算,才能知道最多溶解了多少克白糖。由于越往后面每增加1 g白糖至完全溶解,所需时间越来越长,课堂上学生只要能发现已经比食盐多很多克就可以了。教师可提供一份已完全饱和的白糖溶液,对比已溶解20多克的白糖溶液,有什么不同。然后利用指南车信箱资料建立一个准确的认知。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教学时间不够的显性冲突,还将思维深度的培养巧妙融合在其中。
拓展 40 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拓展部分是让学生推理40 mL的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中要关注逻辑推理,要学生从溶解的原理上说出理由。这样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从最初溶解概念的建构,到利用建构的溶解概念理解“饱和
”,再到推理40 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根本依据,看到概念的运用与发展。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很多学生会比较轻松地提出成2倍增长。教学不能停留只要学生提出猜想数据就可以了,而应该要求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 从溶解的原理上来加以说明。水增加20 mL,水中对应的空间也增加了,所以会比20 mL 水溶解的食盐量增加2倍。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
五、课程资源
1.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其单位是“g/100g水(g)”。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 的时候,100 g 水里溶解 0.165 g氢氧化钙,溶液就饱和了,氢氧化钙在20 的溶解度就是0.165 g,也可以写成0.165 g/100g水。又如,在20°C的时候,100 g水里要溶解36 g食盐或者溶解203.9 g 蔗糖才能饱和,食盐和蔗糖在20°C的溶解度就分别是36 g 和 203.9 g,也可以写成 36 g/100 g 水和 203.9 g/100 g 水。
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溶解度与溶解性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通常把在室温(20 ')下,溶解度在 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l~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 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 °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 g。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 100 g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 g和34 g;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3.溶解平衡
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量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嫡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
温度、某气压下,压
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