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孙权劝学》教案3篇
《孙权劝学》教案 篇1
五十度灰第二部  教学目标
月经拉肚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神采奕奕造句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九樱  教学难点 :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型、课时:新课 1课时
  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和投影片
  教学设想: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若波罗蜜多心经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一、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竟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__大致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对着无标点符号之课文大声、流利学生读课文?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猫耳朵零食
  四、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每组确定一中心发言人,展开比赛,看谁翻译的最准确。
  2、抢答题,词语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
  3、提示古今异义现象。
  4、揣测人物语气。
  五、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