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课堂实录3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讲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围绕“善劝”与“论议”展开。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今天,它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
【学生分析】
十三、四岁的七年级学生,平时爱听故事,看电视剧,看小说,而且《三国演义》又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物或多或少已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学习本文必须引导他们学会从读中悟,从悟中得以加深了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诵读、欣赏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遵守语文学习的规律,全过程引导学生读、悟、赏,一切从学情出发,制定、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只起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体现语文教学新的理念:开放性、过程性、实践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使学生获得真知,终生受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初步翻译简单的文言句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善于劝说别人和虚心接纳别人意见的美德。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曲)。谁能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听了歌曲,我感觉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们豪迈的壮志,为天下的百姓没有过上好日子而流泪。
生:听了歌曲“火烧赤壁”那扣人心弦的场面,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师:看来,这首歌曲已经深深地拨动了同学们的心弦。谁能说说《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大致内容?
生:《三国演义》所叙的故事是曹操、刘备、孙权为了谋求一统天下,展开你争我夺的斗争,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峙的局面。
师:(导入新课)刚才这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了《三国演义》这部书,大家都知道它是明清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确是一部好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本书中的孙权、吕蒙、鲁肃三人故事的文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了解《三国演义》。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简介文章出处《资冶通鉴》及主编司马光。
生:《资冶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篡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把准感情基调,体会语感,要读好孙权的语重心长、吕蒙进步后的自豪感。
工程论文
生:(集体朗读)。
师:谁愿意给大家诵读课文。
生:(站起来,诵读课文。)
师:还有谁想读,站起来为大家读。
生:(纷纷举手,争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诵读,读时要把握人物对话的表情、做到语言流畅。
生:自由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你们真的很棒。
师:请四位同学站起来,分角诵读课文。
生:(角分工:孙权、吕蒙、鲁肃、叙述者4人。)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评议这四位同学的分角诵读的效果。
生:我的看法是:扮演孙权的那位同学在诵读过程中停顿不当。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还把邪(yé)读成邪(xí)生:我的看法是:这四位角扮演者的诵读语速过快。
生:我的看法是:这四位角扮演者重音掌握不准。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中的“事”字应该读重音。
师:同学们刚才对这四位角扮演者的诵读进行评议,老师也觉得你们的评价是正确的。
三、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多,有了问题后,你可以举手,也可以写成纸条交给老师。
(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生:老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是什么意思?
师:这位男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扶他林软膏
生:老师,“孰若孤?”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好,谁来帮她解答,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孰若孤?”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谁能够比得上我呢?
生:不对,我想应该是这样:谁比得上我呢?这是我的理解。
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正确啊?
众学生:后一种意见更正确。
师:对,我也赞同后一种意见。
生:老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中的“孤”“治经”、“博士”“邪”是什么意思?“涉猎”、“见往事”又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些问题呢?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孤”的意思是“我”“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博士”的意思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整句的意思是: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涉猎”的意思是:浏览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意思是:认清事情,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十月初一
师:同学们很不错,陆陆续续提出了这么多不理解的词句,说明大家已经开动了脑筋。好,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复述课文。请哪位男同学?
生:(站起来复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复述课文内容效果如何?
众学生:很好,语言流畅,复述到位。
师:同学们,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就必须认真思考,提出问题。问题越多,说明学习就有效果……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女同学提问。
生:孙权、吕蒙、鲁肃三人各有什么特点?桌面图标怎么设置大小
生:从文中可以看出,孙权博学多识、善于劝别人学习。吕蒙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习进步很快。鲁肃器重人才,爱护人才,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吗?
众学生:同意。
生: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师: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生大笑)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我的见解是: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谁还有问题?请那位女同学提问。
生:本文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的理解是:本文用了对话的方法刻画人物;语言特点: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师:说得很好。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三个问题——我是和你们商量着上课,也是平等对话,当然我也有权利向你们提问。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肯动脑筋。
1、课文中有两条成语典故,请摘录出来,并说说其含义。
2、学习了本文你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说说理由。
3、本文与《伤仲永》一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小声讨论,教师巡视。)
生:举手,我回答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课文中两条成语典故是:“吴下阿蒙”含义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刮目相待”含义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众学生:同意。
生:我回答老师第二个问题,学习了本文我学到了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好的建议。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只要抓紧时间,任何人都会学有所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生:站起来,我回答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反一正,前面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后篇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写法也不同,前者从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回答问题,发表见解,非常积极,这很好。请同学们给予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掌声鼓励。
四、赏
师:好,刚才同学们回答问题很主动、很积极。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即兴进行表演。
生:(自己选角,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
师:总结:同学们演得真好,通过这节语文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老师衷心地说一句:“你们比我强,恭喜你们,你们真的‘动’起来了,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了,真正成为了语文爱好者。”
谢谢同学们,下课。
【课后反思】
下课后,我感到很满意,心情轻松和愉悦。坐下来静思:这节课之所以取得理想的教学
效果。关键在于“引导”,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教学中,我没有扶着学生走路,而是把学
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激发他们丰富、大胆、自由的学习灵感与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高。
其二,充分相信学生,还给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地合作、探究,在语文学习的“殿堂”中自由飞翔。
其三,放下老师的“架子”,搭建民主、平等、愉悦的交互式平台,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学习方向的导航者,情感的激发者,探究的合作者。
其四,虽然这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这节课也让我深思:在新课改理念下,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下更多的苦功夫。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课堂实录4
安以轩的个人资料
( 一 )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早自修时,发生了什么事?
众生:有几位同学昨晚上网吧,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叫去上“政治课”了。
师:大家都有过老师和你谈心的经历吗?
众生:有啊。
师:其中和哪件事最有关系?
生:和学习有关。
师:大家听了以后,感觉效果大吗?
生(七嘴八舌,有生喊有的,有生喊没有,有生微笑,有生沉默。反应不一)
师:刚才同学们的反应,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劝说我们同学进行学习,老师得有一定的技巧。这次,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他是如何成功地劝说了手下一名“大老粗”进行学习,并最终让著名的鲁肃为之刮目相看的?
(二)阅读
师:大家翻开课文第 170 页,轻声朗读,同时了解全文大意。
师:谁来说说大意?
生:文章是讲孙权劝吕蒙学习,开始吕蒙托词推脱,经过孙权的劝说,他努力学习,结果令人刮目相
看。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自由地大声朗读,整体感悟。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知道了大概意思,下面分组运用工具书,弄清楚文章中的词义,把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
师:下面谁能够起来翻译一下文章意思?
生 1 :……
生 2 :他有一句没有翻译准确,应该是……
(三)解读
师:好的,刚才几名同学的翻译,大家疏通了全文的大意。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权能说服吕蒙进行学习呢?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交流)
……约过了五分钟。
师:好的,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主动畅谈自己的理解。
生 1 :我们小组感觉孙权最成功的地方,是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国君,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吕蒙说话。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 1 :书上有这么几句: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我们小组的同学注意到,课文的课后注释是这样解释“卿”字的:“卿,是古代君对臣、上司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及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这说明,孙权称吕蒙为“卿”,一方面是君对臣的称呼,另一方面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对对方表示亲切之情。
师:好,这组同学很细心,能注意到人物称呼上的细微不同,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啊。吕蒙为什么听了能接受?
生 1 :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自己也曾经违反过纪律,班主任老师对我很亲切地劝说,后来我就改掉了毛病。吕蒙听到皇帝对他这么亲切,一定会心存感激,一定会想:我一定要学好,不负皇上的信任。
师(笑):这位同学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推想吕蒙的心态,很好。有没有不同观点的。
生 2 :我们小组很佩服孙权,因为他能以身作则。有些同学为什么会经常再犯一些错误,就是因为老师没有以身作则。
生(笑,议论纷纷:这位学生也忒胆大了,说老师的不对?)
师(笑):好的,接着说说你的理由。
生 2 :比如说男同学偷着吸烟这件事吧。班主任老师常口里一支烟,却教育我们不能吸烟,私下有些同学不服气。孙权就不同,他要自己的手下大臣学习,他自己就经常学习。文中说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想想皇帝自己都读书了,作为手下的不读书,说不过去。
师: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劝说学生读书,一定要以身作则啊。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 3 :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孙权很会讲话。
师:很会讲话?怎么讲?指孙权口才好吗?
生 3 :对,孙权的口才很好,能说服别人。我们都知道,带兵打仗的,有很多是大老粗,像张飞。打仗的人有很多不想学习,书看不下,一看眼皮就打架。
众生(笑)
生 3 :但孙权却最终说服了吕蒙读书,说明他用了很有针对性的方法。
师:采取什么方法针对哪一点呢?
生 3 :大家想想,吕蒙是将军,带兵打仗,对什么书会最感兴趣?
生 4 :战争的书。
暗香浮动师:也就是兵书。
生 3 :对啊,文中孙权有这么一句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们想啊,孙权说读书不是“治经”,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言下之意就是可以看些兵书什么的,兵书,吕蒙就一定会感兴趣。
师:大家知道什么兵书吗?
生 4 :《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战争,一定是兵书。
师:吕蒙能看到《三国演义》吗?
生 5 (思考):不行,因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在三国以后才出来的,而吕蒙是三国时的人。
师:那可能看什么兵书?
生 6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