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
[6]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示儿》,然后回答问题。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九州”在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乃翁”是指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看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怀。
[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诗句填写完整,并完成习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 (填季节)时的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文描写清新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
(2)诗中共写了 个人。他们的活动分别是 。
(3)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共写了 个人。他们的活动分别是 。
(3)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乐园。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啼”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夜半”的意思是:_________,“到”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景象有_________,听到的声音是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 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
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多选)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
[3]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9. 古诗阅读。
乡村四月子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
[3]诗的前两句写了绿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后两句着重写了“________”的劳动画面。
[4]“才”和“又”写出了乡村四月________的氛围。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10. 课外阅读。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解释词语。
若:______________ 何: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1]把上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______送别好友________去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之情。
12. 课内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田园风光的诗[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词阅读。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 写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请把诗句的后两句补充完整。你时带着_______的情感来读着两句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与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__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都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的感情。
[4]请你穿越时空隧道,向南宋人民介绍一下21世纪新中国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以下为五律,供同学们阅读品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睛。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
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