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和艺术风格
(1)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①孕育萌生的表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题材范围来看,这其中已经有不少对山水田园的赞美之辞。这种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简单的,但同样质朴感人。如:《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楚辞》中关于自然山水的描写,较之《诗经》更为具体、细致,笔墨也更多一些,显示出作者较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较高的审美追求。虽然山水景物在《楚辞》中仍处于陪衬附属地位,写景抒情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寄托情感,但是自然景物已经成为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在这里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对后来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山水田园诗到了汉代受到汉赋的排挤。汉赋的出现,使自然景物的从属身份开始改变,山水田园不再是抒情言志的附庸。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由社会伦理、民众教化转向自然山水的摹写
和再现,自然景物、外在的物质世界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 汉赋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赞美,注重对客观世界景物美的追求。张衡《归田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的上乘之作。汉末建安时期,无论在诗歌还是辞赋、书札中,都普遍地大量地描绘自然山水。曹操《观沧海》通过描绘壮观之景,意在抒发自己的胸襟抱负。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为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六朝的独立和发展做了准备。
②晋宋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中国古典诗歌中很早就出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但山水田园作为一种诗歌题材在创作上得到重视并初步走向兴盛,要到东晋后期和刘宋时期。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自然山水才真正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此时,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创作了大量描写和赞美大自然的诗作,形成中国诗史上山水田园诗的第一次创作高C。
晋宋山水田园诗在陶渊明是田园诗,在谢灵运是山水诗。陶渊明的诗严格上讲只有《游斜川》一首是山水诗,他写的多是田园诗。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
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在田园诗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他的诗还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并日渐兴盛。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③盛唐山水田园诗
整个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总体上所涉及题材范围从名山大川到五湖四海,从原始的自然山水到人化的田园别业,讴歌山水田园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盛唐时期,由于社会的
田园风光的诗,经济的繁荣,佛老思想的提倡,隐逸思想的流行,中国的古典山水田园诗又一次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代表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等。他们都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著称,艺术风格也较接近,因此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至于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一生大半是在漫游中度过,长期深入的游览和观察,使他写下了大量描绘祖国壮丽优美山河的诗篇,其中许多写景诗是写山画水的千古绝唱。
孟浩然笔下,流出了一首首清新优美的山水田园诗。在这些诗中,虽然也流露出了消极感伤幽独的思想感情,却更多地让人们感到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纯真心灵。从艺术角度看,他的诗大多情景融切,兴象玲珑,意境浑然疏秀,语言素淡而韵味深远。诗歌的意象大都直接呈现,鲜明逼真,生动活泼,体现出新颖独特的感受,而那语言的自然秀润,明静淡雅,既有别于陈子昂的疏朴古直,更不同于齐梁诗风的浮艳轻薄,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盛唐风格。孟浩然的作品标志着唐诗经过四杰、沈、宋和陈子昂等人的努力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已经形成了盛唐诗歌浑融完整的艺术风格。
王维是描写闲静清新意境的圣手。作为一个“静者”、画家、音乐家、诗人,这些气质使他善于捕捉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静”,并采用多种手法来描绘它们,用以表达各种细腻感情,这
不仅开拓了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而且也开创了新的表现手法。在他现存的三百多首诗中,有五十多首写静的意境,比例之大为任何人所不及,而且静的状态各不相同。他诗中的静,往往是一种“漠然自定”的意绪的外化,即只是一种在动*乱中追求内心安适,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避风港的表现。静动相因,相辅相成这一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④宋代以后山水田园诗的衰退
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秉承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衣钵,呈现出更为壮观的发展态势。尤其在题材范围上较之唐代诗歌描写的领域愈加广泛,扩展到真实的乡村生活,农村习俗之中,写尽农事劳作,风土人情。虽然此时的山水田园诗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山水田园诗的境界已经远远比不上唐代。
南宋时期,对山水田园诗的继承发展,当首推“中兴四大诗人”。他们突破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在诗歌创作中获得了较大成就。如杨万里,他从大自然中取材,摄取生活中随时都可看到的平凡事物,用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语言,融入自己真实的感受,形成了意境新颖,生趣盎然的“诚斋体”。而范成大,不论做官还是归隐,都注意现实生活,表现出他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范成大以田园诗著名,其中又以晚年归隐石湖所写的《四
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绝句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组诗,比较深刻全面地反映了江南农村的生活面貌。这些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勾画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画面。有壮丽美好的自然景,有朴素感人的风俗人情,有欢乐的劳动歌唱。诗人陆游在《农家叹》中,具体写出了农民辛勤耕作却得不到温饱,并遭官府逼租的悲惨情形。陆游还有一些诗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构成了一幅幅各具特的社会生活画面。这些,虽不是陆游诗的主体,然而毫无疑问都可归入到田园诗歌的行列。
(2)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以陶渊明为例,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有:
①清新的笔法
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②细腻的描写
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③质朴的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