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范成大。这首诗写的是夏季江南的田园景。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乡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注音和工具书将古诗词读通顺,并且能够通过注释简单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教学建议
    1.这首古诗除个别语句之外,大部分诗句简单易懂,因此,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学习生字时教师尽可能提供语境帮助学生记忆。
    3.扩展阅读一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古诗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课时目标
    1.学会《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生字,初步读懂诗歌
    2.了解诗歌描绘的乡村的美丽景。
3.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读懂诗歌。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美丽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古代乡村生活场景的诗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背一背学过的田家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范成大的诗
二、教授新课
1.朗诵诗歌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2.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写了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象。
(2)你怎样知道是初夏呢?
田园风光的诗
    典型的事物描绘。(梅子金黄、杏子硕大、麦花雪白、菜花稀落)
    (3)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正午时分幽静的景象。
    (4)第4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以动写静。
    (5)这首诗歌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
设计意图:感悟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思路2】
    1、朗读诗歌。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景象。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1)学生讨论。
    (2)师总结: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没有人从篱笆旁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写了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乡村景物夏季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
    5.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这首诗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彩鲜丽。诗的第3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诗歌。
四、布置作业
    课下收集范成大所写的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读一读抄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
蜻蜓蛱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