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珠江三角洲
基础知识
1、地理位置: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南临南海,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珠海、中山、江门、阳江,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土壤肥沃。
(2)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水文: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土壤:土壤肥沃
3、 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备战高考
(1)优势:①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丰富③多侨乡④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⑤国家政策的支持
(2)劣势: 缺乏矿产资源和能源
4、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参与
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发展的龙头,是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
5、人文特征:珠江三角洲主要以汉族广府民系为主,其中以广州作为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是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
    6、香港和澳门(两地实行的是“一国两制”)
    (1)位置: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香港临近深圳,澳门临近珠海
    (2)范围:香港由新界、九龙和香港岛三大部分和其他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3)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4)对外贸易一直是香港的支柱和主导产业。
    (5)澳门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业。
    (6)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港澳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优势与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地价和劳动力优势互补。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目前“粤港合作”。
(7)香港和澳门都是地狭人稠,两地通过建造高楼、填海造陆的方式缓解人地矛盾。
考向预测
(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三大城市中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其余两个为京津冀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城市)。
  该地区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贫乏,不适宜发展钢铁、煤炭能源等重工业;该地区是我国蚕桑基地,适宜发展丝绸纺织业,而羊毛则需从北方畜牧业区输入,不适宜羊毛纺织业。如今珠江三角洲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港珠澳大桥
1、概况: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28日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 km,其中主桥29.6 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 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 269亿元。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港珠澳大桥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大桥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它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修建中面临的困难
(1)水文状况: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虽属弱潮河口,但其下有两个深海沟,即便是无风天气,看似平静的海面,也会形成凶猛的涌浪。
(2)气候:季风气候,多暴风雨,尤其是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3)地质: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稳;海底地质状况复杂,对施工影响大。
(4)其他:海域宽阔,桥梁长度大;海底隧道长度大,埋藏深,技术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横跨三个区域,协调困难等。
3.大桥为何要用“桥隧”构造
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此地经过珠江主航道,经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较多,同时该水域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为了减少对海上航道、飞机起落和中华白海豚生存区域的干扰(海洋生态的保护),就在相应的区域采用了这种海底隧道+岛+桥的方式。
4、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
、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三)基塘农业:
1、成因及特点: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以三角洲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降水和地形特点使得当地河网密布.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当地人民发展了基塘农业.这种农业生产在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农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基塘农业生产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纺织业、水产品加工
业驰名中外.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多样化和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2、主导因素:其主导因素为地形,因为地势低洼使它只能发展基塘农业。当然其他的区位因素如气候(季风气候)、水源(河网密布)、土壤(较肥沃)、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等。
3、优点:
(1)改善多水患的自然环境。
(2)形成土地利用精细、水陆互养、能量循环、地力历久不竭的农耕系统。
(3)桑基鱼塘型”在很多南方的农村很符合经济场长足发展和保证不污染环境。
(4)它并不排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以可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四)粤港澳大湾区
1、概况: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
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