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常识——称谓文化
中华文化常识—— 称谓文化(一)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些人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指哪些人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此外,还有典籍提到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
从上述观点中的大多数观点看,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但在第三位上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皋(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皋、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皋)、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皋、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至于三皇,则无从确定了。
主要朝代名称的来源
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因此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取名叫"夏"。
商:商部族的始祖契封于商(今河南商丘),所以酋长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后来传至盘庚时,将都城西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周:因太王(古公亶父)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姬发灭商后,就以"周"为国号,定都于镐京(今西安西),传至周平王时,将都城迁至洛邑。历史上将前阶段称为西周,后阶段称为东周。
秦:秦国祖先被周孝王封于"秦"地(今天水陇西一带),到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时,就以"秦"为国号。
汉:因汉高祖刘邦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曾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所以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的政权就称汉朝。
晋:司马昭在魏国先封为晋公,后为晋王。他的儿子司马炎(武帝)建国,以"晋"为国号。
隋:因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北周时曾被封为隋国公,故581年杨坚废掉9岁的周静帝而称帝后,就将其王朝定名为隋朝。
唐:因唐高祖李渊在隋为官时,被封为唐国公,所以他在618年建立的政权称为唐朝。
宋:因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政权前,为后周宋州节度使,故而在960年的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后,将所建立的政权称为宋朝。
元: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句,将其政权称为元朝,以表示无比强大之意。
明:出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的传说。朱元璋(太祖)建国后,以"明"为国号,显示应天顺时。
清:原称金。为1616年努尔哈赤所建。1636年,其子皇太极即位,改金为清。其原因是朱元璋所建的明朝,朱明二字有火的意思,只有用水才能灭火,故取名清。
姓氏小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那么,你可知道,我们的"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吗?
据考证,最早的姓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若干氏族,每一个氏族都有一个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不过当时还没有文字,"姓"也只是在口头上流传。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才有了现在的"姓"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应是取木之根本的意思。刚才说过"姓"的社会职能是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姓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后来就逐渐将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词了。
据说周代,是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据知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近50个。还有异姓封国得氏高达60个。周朝过后,各种不同的氏也陆续出现,越来越多,甚至在数量上超过了姓。
姓氏在形成上也很有意思,有的以古国名为姓,如夏、商、周等;有的以城邑名为姓,如詹、鲍等;有的以先人名或字为姓,比如高、刁等;有的以职官名称为姓,比如史、司徒、司寇等;有的以职业技艺为姓,比如巫、屠、优、卜等。
我国最早的姓
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传说在伏羲氏时期已经确立了姓氏的含义,姓的本义是表示血统,但传递方式明确为父系,由男子继承。
文献中记载的第一个姓是风姓,带女字旁的姬、姜等姓均晚于风姓。在伏羲氏时期之前,至今未发现能表明母系传递姓的任何记载和传说。
至今所看到的古文献证明,我们所知道的全部中国人姓氏都是父系传递的。中国人姓氏历史至少有五千年之久。至于有关中国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的说法,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推理上,还缺乏明证实据。
《百家姓》:古代的启蒙课本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一同为我国古代私塾中的启蒙课本,俗称"三、百、千"。《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条理,但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于刚入私塾的孩子来说比较易学好记。
中国人的姓氏,现在来统计竟达数千上万个,古代最早统计是408个单姓,76个复姓,记载在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中。
第一部《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钱塘(现今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启蒙读物,这本《百家姓》开篇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么排列,是有讲究的。之所以把赵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宋朝是赵家的天下,故列为百姓之首。钱是儒生所在的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
除此以外,历史上还有其他版本的《百家姓》。明朝人吴沉、刘仲质两人编的《皇明千家姓》,改用"朱"字打头,这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姓朱的缘故。到了清朝又有康熙编的《御制百家姓》,此书一反将皇族姓做国姓的旧习,为倡导读书,以孔夫子的"孔"姓为至尊的首姓了。
我国究竟有多少姓呢?唐初《大唐氏族录》收293姓,唐中叶林宝编的《元和姓纂》收1233姓,明人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4657姓,现代人编的《中国姓氏汇编》收5730姓,《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12000多个。
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我国所有的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8000个。
中华文化常识—— 称谓文化(二)
名、字、别号的区别
古人的"名",是社会上一个人的特称。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素,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点的发展,人名才变得越来越复杂。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周代贵族男子年二十行冠礼,即结发加冠,以示成年,也就是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这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
"号"是别人的称号,即人的别称。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以后,别号之风尤盛。
一般来说,名、字、号其实都是人的名称,只是在取用的时候,才显示出其间的不同。通常
名、字多由父母长辈所取,其中多体现了长辈对子女的期望与想法。别号则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并不受家族、行辈的制约,可以更自由地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
古人名、字的连带关系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在不同,现在的人有名无字,而古代人不但有名,而且还有字。《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说明古人的名与字是有连带关系的,一般有以下一些。
1.名和字同义。
如三国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黄盖,字公覆,盖与覆同义。究竟的近义词是什么
2.名和字意义相关。
如《西游记》的作者,明人吴承恩,字汝忠;《梦溪笔谈》的作者,宋人沈括,字存中;三国鲁肃,字子敬;宋代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他们的名和字的意义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3.名和字是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