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诚信、守信的⼈更能得到⼈们的信任,⽽良好的品德需要从⼩就开始培养,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将来能成为⼀个对社会有⽤的⼈,并具有优良的品德,教育道路漫漫,⽽孩⼦的多种⾏为举⽌其实归根结底源于⽗母,因此⽗母要给孩⼦做好榜样。⽗母可以从这些⽅⾯出发去教育孩⼦。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教育频道!
1.如何从⼩培养起孩⼦良好的品德
  ⼀,给孩⼦讲故事。
  通过讲故事的⽅式把正能量传递给⼉童,是⼀种很好的⽅法,⽤孩⼦喜欢的⽣动的语⾔给他们讲⼀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理解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希望孩⼦们都能诚实、有责任感,那么就给孩⼦讲⼀些关于诚实的核⼼价值的童话故事,这样才能得到积极的引导。
  ⼆、引导孩⼦思考优秀品质的重要性。
  ⼈⽣其实有许多机会接受教育,只要因势利导往往能事半功倍,教育也是如此,让孩⼦主动思考优秀品质的重要性⽐灌输式的教育好得多,每⼀次和孩⼦讲完故事后,可以和孩⼦聊聊故事中⼈物的想法,让孩⼦了解其中⼀些优秀的品质,告诉孩⼦哪些有点值得学习,⽽且可以询问她们的具体做法等等。
  三、参与有趣的亲⼦活动。
  透过亲⼦活动也能让孩⼦受益良多,⼀⽅⾯可以与家长加强沟通,另⼀⽅⾯可以让他们在⼀些有意义的亲⼦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如爸爸妈妈在和孩⼦做游戏时,能让孩⼦勇于实践,同时⿎励孩⼦表达⾃⼰的观点,真诚对待⾃⼰也是诚实的⼀部分哦。
  四、⾓⾊扮演游戏。
  许多⼩孩都喜欢玩过家家,这其实也是⼀种⾓⾊扮演游戏,让孩⼦扮演不同的⾓⾊,爸爸妈妈可以和孩⼦⼀起参与,可将说谎者设置为说谎者讲真话的玩法,同时也可对说话⾏为进⾏处罚,让孩⼦对谎⾔有⼀个正确的认识。
给小孩  很多时候,孩⼦往往是在⾃我探索中有效地获取知识或感悟,想要孩⼦变得更好,⾸先要给孩⼦们创造⼀个好的成长环境,给他们多⼀些体验的机会,同时当好孩⼦的引导者。
2.塑造孩⼦完美性格⽗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1、掌握⼉童的⽣活规律。
  ⽗母应注意观察孩⼦的⽣活作息,以此来推断孩⼦的⽣活规律。假如⽗母们发现⾃⼰的孩⼦有某种固定的⾏为习惯,⽗母们按照孩⼦们的习惯制定规则、计划。由于孩⼦⽣活规律能给孩⼦以安全感,如果⽗母按孩⼦⽣活规律做事,家长就能轻松不少。
  对那些⽆规则、不稳定的孩⼦,⽗母也不要强求孩⼦遵守某些规则。但⽗母们还是保持⼀致,⽐如,让⼉童在⼀定的时间内睡觉,因为如果孩⼦睡眠不⾜,情绪就会变得不稳定,这对孩⼦的⾝⼼都是不利的。
  2、让孩⼦慢慢适应。
  有些⼉童特别喜欢哭闹,有些⼉童有认床的习惯,也有⼀些⼉童进⼊陌⽣环境后会惊慌失措。这类⼉童的适应⼒较差,因此家长要让孩⼦接触新鲜事物不要操之过急,要让孩⼦慢慢适应。尽管孩⼦的改变不⼤,但对于⼉童来说也是重⼤的进步,⽗母要⿎励孩⼦,表扬孩⼦,这样孩⼦才会更有动⼒去适应新事物。
  3、了解孩⼦的想法。
  有些孩⼦总爱⼤喊⼤叫,有些家长对孩⼦这种现象感到很苦恼,但⽗母却没有想到,其实孩⼦这种⾏为也是⼀种表达他们感情的⽅式。假如⽗母不能容忍孩⼦的这种表达⽅式,⽗母可以让孩⼦休息,抚慰他们的情绪。但⽗母们要记住,把孩⼦的这种热情⽤在学习上。
  还有些孩⼦不够热情,虽然他们的⽣活似乎⽐较简单,但⽗母同样要注意孩⼦的情绪、思想,让孩⼦感受到⽗母对⾃⼰的爱。
  每⼀个孩⼦的性格都是不⼀样的,所以⽗母不⼀定要给孩⼦的性格下定义,在孩⼦的成长过程中,⽗母要慢慢接受孩⼦的能⼒,根据孩⼦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母应该充分发挥⾃⼰的作⽤,因为⽗母的态度会深刻地影响孩⼦的性格形成,所以家长⼀定要审视⾃⼰,认真了解⾃⼰和孩⼦。
3.⽗母如何培养孩⼦爱亲敬长的良好品德?
  1、重视家长的⽰范作⽤;
  ⽗母对长辈、亲友在家庭⽣活上“以礼相待”,既丰富、温暖了家庭⽣活,⼜为⼦⼥树⽴了榜样。⽗母本⾝孝顺长辈,⼦⼥才会孝顺⽗母,如果⼦⼥长⼤成⼈,看到⽗母对⾃⼰冷漠,那么他将来也会变成这样。所以,⽗母应该从⾃⼰做起,引导孩⼦做⼀个尊⽼、孝顺长辈的⼈。
  2、多为⼉童创造机会,认识和接触长者。
  试着给孩⼦和年长的⼈接触的机会,即使他们不和年长的⼈⼀起⽣活,平时的问候和关⼼也不能少。与此同时,假⽇要多回家看看长辈,⽗母也可以多给⼩孩讲长辈的故事。使⼦⼥与长辈有接触的机会,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孩⼦也能从长辈那⾥感受到爱。
  3、重视传承孝道⽂化。
  ⾸先,百善孝为先,可以让孩⼦们多读⼀些古⼈的诗⽂故事,让孩⼦们知道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先辈的事迹促进孩⼦们对“孝”的理解,感受孝道⽂化的传承。与此同时,要引导孩⼦以爱亲敬长为标尺,时时不忘⾃⼰待⼈处事的态度和⾏为。
  研究表明,⼈类⾐⾷住⾏等基本⽣存活动都是以亲⼦⾎缘关系为纽带进⾏的,⽇常⽣活观念活动等,具有直观性、重复性、经验性、习惯性等特征,这些都是形成“⽰范”与“效仿”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家庭⽣活中,孩⼦的观察和模仿就会有很多的教育意义,家长的⽇常⾏为,⽆论是有意还是⽆意,都会成为孩⼦的“⽰范”。家的教育就是这样以⽣命为本,以⽇复⼀⽇的⽣存⽅式不断重复,塑造孩⼦的经历和⾏为。
4.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树⽴法制观念
  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学⽣从⼩树⽴法制观念,养成⾃觉守法、遇事法、靠法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为⽅式,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母来说,有意识地帮助孩⼦增长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也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个重要⽅⾯。⽗母⾄少可以在四个⽅⾯做出改变。
  ⽗母⾸先要有法律意识,在⽣活中要注意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多和孩⼦探讨⽣活中的法律常识,让孩⼦感觉到⽣活中到处都是法律。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提醒孩⼦,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遵纪守法,明
确在⽣活中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树⽴底线意识。
  让孩⼦明⽩,法律既是⼀种约束,⼜是⼀种保护。它制约⼈们的⾏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从⽽使⼈们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以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活动为宗旨,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培养⼉童对法治的信⼼。⼉童不但要学法、懂法,还要有法治观念。唯有⼉童真正相信法治的⼒量,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的合法权益。为此,⽗母应该给孩⼦们树⽴⼀个榜样。⽗母只有相信法治,才能教育孩⼦。⽗母也应该认识到,法治是⼀个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完美的法治社会,也没有法治的进步。培养⼉童法治信仰,⿎励⼉童成为法治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
  重视对宪法和未成年⼈保护等⽅⾯的教育。国家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教育、未成年⼈保护的教育等,在初中阶段,家长可有意识地将法治教育与家庭⽣活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或与孩⼦⼀起学习有关法治的内容。在这些问题中,宪法教育有助于⼉童树⽴最基本的法律意识,了解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未成年⼈保护则有助于⼉童了解国家对未成年⼈的“四⼤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并有助于⼉童法治意识的培养。
5.学会培养孩⼦的集体责任感
  随著⼉童⾃我意识的发展,他们逐渐减少了对⽗母和⽼师的依赖,希望成为⼀个独⽴的⼈,于是就产⽣了对⾃⼰、对他⼈的内在需要。⽗母可以顺应孩⼦的这种发展特征,逐渐培养出对孩⼦集体⽣活的责任感。
  1、帮助孩⼦树⽴对集体⽣活的积极态度。
  ⽗母应该重视孩⼦的集体⽣活,⽀持和⿎励孩⼦积极参与集体事务和集体活动。假如⽗母对孩⼦的集体活动不屑⼀顾,不闻不问,只顾强调孩⼦的学科学习、考试成绩,孩⼦也会习得⽗母的态度,在集体⽣活中表现出漠不关⼼和冷漠。
  2、教育⼉童正确地认识集体和集体发展。
  每⼀位⽗母都希望孩⼦能成为⼀个好的集体,⽽初中⽣对“好的集体”也开始有了⼀些认识和看法,但还不够全⾯,当现实的集体⽣活与理想状态之间有了很⼤的差距时,孩⼦就容易产⽣指责和抱怨。初中学⽣尤其需要了解:每个集体都有由建⽴到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集体的发展与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当⼀个孩⼦参与集体事务,促进集体的发展时,他⾃⼰也在这⼀过程中锻炼,获得了发展。所以⽗母⾄少应该明确两点:⼀是告诉孩⼦不要抱怨集体,⼆是让孩⼦明⽩⼀个⼈应该通过促进集体的发展⽽获得个⼈发展。
  3、⿎励⼉童集体承担⾓⾊和任务。
  每⼀个⼉童都能为集体做⾃⼰⼒所能及的事情,有⾓⾊就有责任。⽗母要提醒孩⼦在承担责任时会有⼀定的压⼒,同时也要⿎励孩⼦⾏动起来,不做热情的旁观者,做集体的主⼈,发挥⾃⼰的长处,为集体出⼒。
  4、在集体⽣活中重视⼉童道德品质的培养。
  ⽗母要⾃觉地关注孩⼦某些重要品德的发展,如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这些品德只有在融⼊和参与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激发和成长,它们是推动孩⼦今后参与和融⼊社区⽣活、社会⼯作、国家建设等的重要品质。
  青春期孩⼦正处于责任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所谓责任感,主要是指⼀个⼈对国家、集体和他⼈能⾃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情感。如何体认“分内之事”是孩⼦形成责任感的关键之⼀,这也与孩⼦的⾃我发展相关联,只有当孩⼦将集体的事真正看成是“我”的事,将⾃我认识、⾃我认同扩展到集体层⾯,才可能认识和理解⾃⼰在集体⽣活中的⾓⾊和作⽤,在为集体做事的过程中更好地融集体⽣活。因此,培养孩⼦的集体责任感,绝不是可有可⽆的,⽽是为促进孩⼦学校适应和社会性发展的必然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