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①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分配兼顾公平,是我们的一大特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把“春联的贴法公平”列为对初次分配的要求,这是一个显著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深层次改革,消除影响收入和财产分配的体制弊端,努力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财产分配秩序,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②这一连串轨迹,反映了中央对社会公平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
【设问】 请用“发展”的知识分析从“先富”到“共富”再到“获得感”这一理念的变化过程。
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
信息源 | 对接知识 |
① | 发展具有普遍性 |
② | 发展的实质 |
第二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根据时代发展,党适时调整分配政策,坚持了与时俱进。
基础巩固
1.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发展为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解析: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演变为十大社会阶层,是社会变化发展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A、C、D不是材料表明的内容。
答案:B
2.地震能不能预测,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人类虽然不能准确预报地震,但可以通过计算数据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②人们的认识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④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④错误,经过实践检验后的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②属于不可知论,应排除。
答案:A
3.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农作物种植几年后,其品质会逐渐退化,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新事物取代了旧事物的所有属性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解析:A项没有揭示发展的实质,B项与题意不符,C项本身不正确。
答案:D
4.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D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答案:C
能力提升
5.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写春联,贴春联。2017年春节,某班老师写了一句上联“千古江山今朝好”,要求学生写出下联,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符合联中的哲理。下列最恰当的是( )
A.万事如意步步高 B.百年岁月当代新
C.日丽风和河山秀 D.春满人间百花艳
解析:题干要求学生写出下联,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符合联中的哲理,上联体现的是事
物是变化发展的,再结合对联的写作要求,不难选出B为最佳选项。
答案:B
6.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材料中诗句说的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④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五”时期,中国汽车制造业将面临“由大转强”的重要命题。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
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解析:本题应以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阐释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正确性及应有的正确态度。
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2)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争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