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课文《童年的发现》
任务一:“幽默图谱画一画”
活动1:绘制课文的结构图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
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提醒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时,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反馈、纠正。
3.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小结。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六年级的一次生物课上,证实了“我”的发现是正确的。
有趣的发现(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课文思维导图。可以绘画,可以表格,可以文字,也可以用几种方法都用上。
(2)展示、介绍。学生展示所画的思维导图,并做简要概述。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布局是否合理清晰两个方面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修改。
活动2:分享课文的笑点
1.默读课文,出觉得有趣的部分,批注自己的感受。
2.通过简单摘引关键词句将思维导图的内容补充完整,画出文本的幽默图谱。
3.小组内互相评议思维导图,最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导图进行全班展示。
4.在评价、指导完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1)在读到这些内容时,你有想到了什么?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有趣呢?
任务二:“幽默故事演一演”
活动1:独立表演“我”的言行
让有勇气表演的学生自主表演“我”思考人类起源,发现胚胎规律的古怪行为和内心独白。学生在独立表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内
容展开合理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将内容绘声绘地演出来。
活动2:合作表演师生对话
小组合作表演“我”求教老师梦中飞行原因和听课发笑被罚的两段师生对话。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给与评价。任务三:“幽默表达试一试”
活动1:创设情境化解困境
出示生活中一些尴尬的场景,如有人当众骂你傻瓜、外出就餐时不小心被别人泼了一脸的水、老师叫错了你的名字等,请学生机智地化解。活动2:联系生活谈发现
联系实际畅谈发现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发现,试着选用设置悬念、制造反转、对比等方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