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样 文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屈原 如何艾特里所有人政治家 诗人 人格美
目 录
一、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对崇高政治理想的追求………………………...3
二、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精神…………………….3
三、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对邪恶势力的斗争…………………………..….4
四、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爱国深情,独立不迁的情怀…………………….
屈原人格美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以个体生命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荣耀和精神上的榜样。屈原崇高峻洁的性格特点和伟大的思想品质,在人类灵魂的制高点上,展示着不凡的人生境界。他对人格美的崇高追求和身体力行,使他总是显得那么神圣而又凛然不可侵犯,这也是人们尊崇、敬仰和纪念他的缘由。成为历代人们心中一面不朽的旗帜。屈原的人格美不仅表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不朽篇章中,还在于他崇尚峻洁的人格与政治理想、爱国情怀、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结合在一起,水乳相融。屈原人格美的形成,不仅出现在他作品中真情的流露,更在于他言行一致的行动表白。
一、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对崇高政治理想的追求
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人格美的基础,也是人格美的最高体现。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他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也就是举贤任能,立法富国。楚国本是当时的大国,但由于楚王的昏庸,致使政治日趋黑暗,屈原的治国方案就是挽救楚国命运的良药。细读《离骚》,我们可以感触到诗中充满了诗人不懈追求政治理想的热情。“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为了楚国的强盛,诗人奔走操劳,希望君王能赶上前代圣君的脚步,并主动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
诗人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遭到楚国一伙奸佞的阻挠,连楚怀王也疏远了他。但是,诗人的决心从未动摇。诗人反复表示:经常英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是其人格美的核心。信念是人格的支柱,只有确立了坚定不移的信念的人,才具有审美价值。美国思想家埃里希·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毋宁说是一种分布于整个人格中的性格特征。”屈原兼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政治家的头脑决定了他要为崇高的政治理想奋斗不息;放弃理想和信念也
诗人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遭到楚国一伙奸佞的阻挠,连楚怀王也疏远了他。但是,诗人的决心从未动摇。诗人反复表示:经常英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是其人格美的核心。信念是人格的支柱,只有确立了坚定不移的信念的人,才具有审美价值。美国思想家埃里希·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毋宁说是一种分布于整个人格中的性格特征。”屈原兼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政治家的头脑决定了他要为崇高的政治理想奋斗不息;放弃理想和信念也
就等于放弃了人格。屈原一旦认定了崇高的政治理想,就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美。
二、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精神
屈原不仅是一个热情的诗人,还是一个冷静哲人,更是一个无畏的勇士。他大胆怀疑,不懈探索,追求真理,直面人生。鲁迅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屈原正是这样的勇士。他清楚整个社会充斥着嫉贤蔽美、结党营私、善恶不辨、随波逐流的溷浊风气,他更清楚那小党人嫉贤妒能、营谋私利、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伎俩。面对这些,他选择的不是变心从俗、隐忍退让,而直道而行、大胆揭露、无情批判。他置生死于度外,为真理而献身。所有这些沉淀到屈原的诗歌当中,形成屈原诗歌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求索精神,这种精神也构成了屈原诗歌人格美的一个方面。在《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对浊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如“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手机邮箱16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另一方面,他又表明了自己坚持正道、不改初衷的决心,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于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屈原经历坎坷、饱受磨难,却始终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是来自于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来自于对爱国爱民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对理想人格的执著追求。
屈原不满足于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他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思索终极的真理。在《天问》一文中,他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显示了他广博的知识,更集中地表现了他深邃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对于“天问”二字,历来解释不同。王夫之《楚辞通释》的解释比较通达:“ 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之不测不爽者,以问憯不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抑非徒渫愤舒愁也。”王夫之认为天问是关于天的问题,天指天理而言,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得失统统属于天理的范围。这样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天问》。《天问》并不是屈原“渫愤舒愁”之作,而是屈原站在哲学的高度, 思考宇宙和社会的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天问》就是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宇宙、社会、历史和人生,奥妙
屈原不满足于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他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谛,思索终极的真理。在《天问》一文中,他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显示了他广博的知识,更集中地表现了他深邃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对于“天问”二字,历来解释不同。王夫之《楚辞通释》的解释比较通达:“ 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之不测不爽者,以问憯不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抑非徒渫愤舒愁也。”王夫之认为天问是关于天的问题,天指天理而言,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得失统统属于天理的范围。这样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天问》。《天问》并不是屈原“渫愤舒愁”之作,而是屈原站在哲学的高度, 思考宇宙和社会的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天问》就是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宇宙、社会、历史和人生,奥妙
无穷,是知性与理性、科学与逻辑所永远不能达到的终极。《天问》是诗与哲学的高度结合,是屈原对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历史问题诗化的学术性文章。《天问》并非追求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答,而是以一种诗性的思考、历史的眼光、怀疑的精神来表达对理想的执着和真理的热爱。在《天问》一连串的问号后面,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诗中那不苟世俗、蔑视权威的批判精神和孜孜不倦、大胆怀疑的求索精神。
怀疑发问是直面人生的起点,是上下求索的动力。在《卜居》一文中,屈原围绕“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这个中心,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偷生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在这里屈原并不是真的不知所从,要靠郑詹尹的占卜得到答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当走哪一条路,他是十分的明确,并且从他提问的口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爱憎。他这样明知故问,是对为善而凶、为恶而吉的抗议。正如朱熹所说:“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此话可谓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表现了屈原诗歌对世俗的批判性。也充分表现了他直面人生,大胆探索,热爱真理的人格美。
怀疑发问是直面人生的起点,是上下求索的动力。在《卜居》一文中,屈原围绕“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这个中心,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偷生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在这里屈原并不是真的不知所从,要靠郑詹尹的占卜得到答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当走哪一条路,他是十分的明确,并且从他提问的口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爱憎。他这样明知故问,是对为善而凶、为恶而吉的抗议。正如朱熹所说:“屈原哀悯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故阳为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将假蓍龟以决之,遂为此词,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此话可谓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表现了屈原诗歌对世俗的批判性。也充分表现了他直面人生,大胆探索,热爱真理的人格美。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屈原的人格美表现为对邪恶势力的斗争
当时楚国黑暗腐败,贤者遭斥,奸臣横行,这就给屈原的政治道路罩上了灰。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记载:“上官大夫与之(屈原)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上官大夫嫉贤妒能,楚王是非不分,这就断绝了屈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道路。后来,楚怀王的继承人顷襄王听信令尹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更偏远的地区。屈原处在奸党的围攻之中,八面受敌,势单力薄,处境十分艰难。但他并没有低头屈服,而是用诗歌向奸党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他在《离骚》中这样勾画他们:“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面对众恶,诗人勇敢地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列举历史上的昏君,并指出其可悲的下场:“(浇职业生涯规划教案)日康娱以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他总结了一条历史教训:“固乱流其鲜终兮”,以此警告统治者。诗人还热情地歌颂了历史上的明君,“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苛得用此下土”。一抑一扬,表明了诗人的鲜明态度,展示了与奸党斗争的决心。
屈原“发愤以抒情”的文学观,直接来自于当时社会黑暗势力的重压,是大概造句“至于不得已而后发愤以抒其情”。屈原曾身兼内政外交重任,励精图治,渴望改革,渴望国富民强。但是,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致一再遭受流放之苦,这使屈原内心深处郁结着强烈的愤嫉之情,这种感情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以火山爆发之势喷薄而出。诗人上指苍天,下瞰大地,纵横驰骋。咏香草鲜花以颂君子,斥恶草臭叶以责小人。他还把矛头直指楚王。卖国贼、专权者、嫉妒者、诽谤者,统统成了他笔下鞭挞的对象。
人格美,一方面表现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邪恶势力的斗争上。勇敢地与恶势力斗争,就是对人格的捍卫;反之,也就谈不到人格美。屈原以杰出的作品向黑暗势力展开斗争,而且是如此英勇顽强,其人格美如日月,光明天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