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水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水文学的根底知识,说明一些水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 循环
内容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
合格考〔水平1-2〕
1.结合给定区域,说出按照发生领域划分的水循环类型。〔区域认知〕
2.绘制示意图,运用其说明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根据资料,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等级考〔水平3-4〕
1.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知识导学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B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A
蒸发、降水、植物蒸腾
上内循环
C
蒸发、降水
[判一判]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水资源的更新。〔×
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
[连一连] 将以下地理事象与水循环类型线。
[微思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对这句诗进行评价。
提示 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其中一局部地表水聚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是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海洋水又会蒸发,以水汽输送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从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微思考]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中,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中地理教案。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提示 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如果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说事理
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
拓知识
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因为地球上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识误区
水循环的利弊
水循环过程中挟带了各种有害物质,它们既有可能通过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变为无害,即水体的自净作用,也有可能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
素养导学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情境探究
[情境] 模拟水循环小实验
实验过程:
〔1〕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少量的水,盖满底部即可。 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
〔2〕把一块塑料纸盖在器皿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把一块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石头要放在装沙袋小瓶的正上方。
〔3〕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
[探究]
〔1〕〔地理实践力〕过1小时,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会有什么变化?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这个实验展示了水的什么现象?这现象是怎么表现的?
提示 〔1〕水从碗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在放置石块处降落到小瓶中的沙上。
〔2〕海陆间水循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水汽蒸发。实验中的沙就是陆地,水就是海洋
素养凝练
1.图解水循环的领域及过程
类型
发生领域
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
〔1〕联系的圈层不同: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发生领域不同: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那么只包括陆地或海洋。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过程和环节不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参与水量不同: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3.归纳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素养应用
例1:〔2021·山东夏季合格考〕2021年6月上旬以来,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以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洪涝灾害发生在图中〔  〕
A.环节    B.环节
C.环节    D.环节
〔2〕江南华南的水体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解析 第〔1〕题,洪涝灾害是由于地表径流过多引发的,应选环节。第〔2〕题,江南、华南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应选C项。
答案 〔1〕D 〔2〕C
探究点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情境探究
[情境]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从那里带来大量泥沙。黄河每年从中游带入下游的泥沙约为 16 亿吨,其中 4 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其余输入渤海,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1999 年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高强度、大规模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河年均输沙量从 16 亿吨减少到近年来的 3 亿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