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学学习心得
一学期的课,即将结束,犹记得朦朦胧胧的进入课堂,在一个个温暖的午后,安静的,静静的看着黑板,看着映射在上面的,一行行的山,一湾湾的水,一幅幅的画,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段段悠长的历史。
正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样如老师所说的,来到这个课堂,就是要去寻精神的提升,让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徜徉在理科工科的海洋中,也要看一看文学的海洋,看着诗歌向我们绽放温暖的笑靥。这就是一种生活吧,过一种诗意的生活。也许一门选修课无法改变很多,无法使我们写出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诗来,但是,这本不是一个工厂,也不出产诗人,我们需要的,是认识美,便如顾城写的,“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光明”。对,我们是去寻美,寻属于诗歌的美!
诗,自有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同样思乡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情怀来表达。余光中的《乡愁》,是淡淡的,浅显的向我们展示思乡,思念祖国的情怀,而洛夫的《边界望乡》,则透露出更加强烈的感情,也非那么容易理解体会。读诗,自然也要明白如何做诗,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诗的创作可以分为诗内法和诗外法,诗内法注重立意要高,并且不过度的粉饰,
所谓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而诗外法可以借用陆游的话,那就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有一句“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的是我们要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在文章中总结出自己的规律来,写出好文章,诗外法大可借鉴这个说法。究其一点,便在与一颗好奇心。
诗歌有其自有的韵律和节奏。一辞一藻,都不可略去,如林徽因写的《别丢掉》,富有其自有的韵律,那一句“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星里\席慕容的诗歌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这里作者创造了一种情绪氛围来表达感情,用它的韵律与美感,使诗如画如歌。而从这里,就引申到画了,诗如画,画如诗,一个好的画家和一个好的诗人常常不分彼此,纵使不是画家也能懂得如何欣赏画,如唐代著名大画家大诗人王维,当代的画家与诗人席慕容,他们都是画家,也都有许多好的诗。而对于诗,最重要的特点是意韵美,对于画,则是笔墨美。虽然绘画早于诗歌,但是到现今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诗歌,画是视觉的艺术,而诗歌则是听觉的艺术。最佳的平衡点就在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了。
诗歌在创作的手法上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情感却不是可以随意的附加。诗歌贵在抒情,贵在表达诗人的感情。没有感情的诗是缺失了灵魂的躯壳,纵然生的再好的皮囊,也只是一件死物。而如何抒情呢?诗歌的情感,甚至于强烈的情感都是自然的流露,而非生搬硬套。
诗歌的美,在韵,也在意。直白的抒情不是属于诗歌的风格。若是做一个比喻,可以说,诗歌是一层朦胧的纱窗,里边是真实的作者,而我们常常无法直接窥视,需要自己去体会,借助韵律,借助想象,最后感受到的,或许并非完全是作者的意图,但却是读者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渐渐的深入到了诗歌的认识中,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的组成。如老师说的那样,意象的产生,来自于物象,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在诗歌中,常常寄托了,或者蕴含了作者的意,作者的感情。许多时候,合理的意象捕捉塑造,可以制造“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明月,蝉,溪水,竹林,乃至于一根拄杖,一件小饰品,都可以成为意象的载体。而意境,同意象类似的地方在于,境是一种场景,一个画面,一种氛围,而他们都包含了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不仅形似,更是神似。诗歌同时又有许多手法,譬如以小见大,以实见虚,虚实结合等不同的手法,然而我认为,这些大多是后人总结的规律,并非创作的来源。在一定的积累之后,便当随性而发,而不受诗歌规律的限制。
以上是通过笔记记录的概括总结,定有许多遗漏缺失之处,不过,有一些实实在在深入脑子
的,是一种意识,诗意的生活,诗意的学习,工科男也有情感抒发的园地,或是看诗,读诗,赏诗以至于写诗,都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体会与感受。若问是否对此有悔意,那是决然不可能的。不为别的,只为陶冶情操,不为艺术类鉴赏的学分,只是为了弥补理科思维带了的精神缺陷。有收获,便满足。
(附一首自己写的小诗,以做结束语:
举起飘摇的火把 照亮整个天空 俯瞰寰宇 仰望星辰 纵使天堂与地狱共存 希望不会因此破灭 看着窗外是什么 高大的琼楼直插云霄 靡靡之交织网罗 却不知 | 那只是天空的陪衬 它高而明亮 神秘又迷人 我们却又在看什么 划过的流星带走无数的愿望 而在那流星来的地方 才是希望与征服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