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分明是一个青涩岁月的男孩的初恋读白,借一次洋溢着浪漫气息的约会,把恋爱时的男孩的心理际遇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带着我们偷看了一个青春少年恋爱时的私密日记,窥尽千情万绪。全诗没有一字言“情",没有一字言“爱”(“爱而不见”的“爱”字只是隐藏的意思),却道出了所有可以想象出的关于爱情的千言万语。
诗的开始就单刀直入,直接介入主题——约会,可以猜测出那个少年对这次约会是多么迫不及待。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九个字中,我们看出了少年的得意和喜悦。那样的年纪里,感情蠢蠢欲动,这时有一个心仪的女孩在城墙那等他,你能想象他的那份自豪和快乐吗?在那一刻,那座城墙是他眼睛里放大的世界,如果此时给他一个镜头特写,你一定会发现他的眼睛里充溢着闪烁的泪光。他在约会之前,一定把这次约会过程在心里导演了无数遍,自己要说的话自己要做的事,还有自己的穿着打扮,逐一设置。无论多么微小的细节都被他定格成一张张清晰的画面,反反复反复地琢磨推敲。这种心理活动是繁琐而细腻的,他又不能不去想,
爱情使他无法停止幻想。他极其开心,而开心的极点是一种隐隐约约的害怕,他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担心女孩讨厌他,担心幸福稍纵即逝。这种不自信的原因除了自己太爱那个女孩,还有是那个女孩太漂亮了,在他心中是无与伦比的美好。“静女其姝”,而自己怎么能配得上她呢?他的幸福是不的,对他来说,太美好的事物也是容易失去的。所以约会前的少年时而上天堂,时而入地狱,感情波动如潮。
他一定早早来到约会的地点,他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脚,因为他的心早就在城墙上空盘旋。这段时间对他是活生生的残忍,每一秒都是一个痛苦的春秋,多等一秒就像在他心里割一刀。“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也许他来的太早,也许女孩有事耽搁了时间,更或者女孩要故意捉弄一下这个憨厚实诚的少年,反正急不可耐的他望眼欲穿,却等不到女孩的倩影。他只有在城墙脚下来来回回的踱步,反反复复抓弄自己本来精心打理好的头发。这两个简单的动作透视了少年内心的不安和担心,使沉浸在爱情中的少年的心理跃然纸上。她为什么还不来呢?这个问题他必然在心里问过了千次万次,而每次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她也许忘记了这次约会,也许记错了时间和地点,又或者她躲起来了,又或者她改变了主意。诗用八个字展现了男孩的焦急,痛苦,让男孩在希望和失望之间来回煎熬。
读到“爱而不见”这一句,我们不仅看到了少年充满折磨的等待,也想象出了一个鬼灵精怪的少女的调皮。她故意藏在一个地方,让少年焦急地等,这也许是一次考验,她说不定藏在一个能看得见少年的地方,看着少年“搔首踟蹰”诗经 爱情的样子,实施一次甜蜜而严肃的考验。女孩的心里也一定窜出一个个问题:他会等得不耐烦吗?他会经不住考验吗?他是真的喜爱我吗?他值得我托付终生吗?女孩的心理活动和少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也甜蜜她也害怕,爱情也让她无法平静。她看着少年痛苦地等待,又是欢喜又是心疼。
终于,女孩出现了,她心里显然对这次考验的结果很满意。女孩从背后拿出一支早就准备好的彤管,略带害羞地送给了少年,而少年接过彤管的手必定是颤抖的。这支彤管已经不是一件普通的礼物,它代表了女孩对少年的肯定和接受,它吹奏出来的音乐是无限的爱,这怎么不让少年激动!少年的爱一下从天涯来到了咫尺,触手可及,他此时的心理是冻结的,他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活动了,无论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幸福得懵了!女孩一定在少年的眼里读出了幸福,而少年的幸福此时也是她的幸福,因为她知道那个傻傻呆呆的男孩是爱她的。
当少年还在幸福中发呆时,女孩又拿出了另一件礼物——一根普通的茅芽草。从这根简
单的茅芽草,我们看出了女孩的顽皮和随性,她不介意那只是一根草,她觉得自己喜欢的他一定会喜欢。也许爱情世界里寸草便是寸情。而少年必定会一直拿着那根不起眼的草,含情脉脉地注视,两只清澈的眼睛都看得熠熠生辉,仿佛在那根茅芽草里藏着女孩的心思。“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少年一定觉得自己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草是一颗心仪女孩的心,他小心翼翼握在手心,仿佛抱着那个女孩,心里小鹿乱撞,扑扑直跳。而诗也在这最美好的一幕中划下了句号。
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便是在寥寥数字间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变成了一句句潜台词,无形却又真切。少年恋爱时的快乐,等待时的痛苦,得到礼物时的幸福,他的心理际遇跌宕起伏,上天入地,极致的开心,极致的难过!同样女孩也经历了类似的心理旅程,喜悦和害怕交融,见面前的犹豫和见面后的幸福,让她的心情在天涯和咫尺间变换。《诗经·静女》是一次爱情心理的写照,诗人在文字里寄予的心理历程必定是自己经历过,也许那时他正青春年少,也许那时也有一个如此美好的女孩,那丝丝入扣的心理感受正是自己对青涩岁月的回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