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识》主要内容
(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
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的一个总原则
3、什么叫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
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的前提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处理的另一个总原则
2、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
3、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主要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民族内容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5、民族团结是社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6、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7、“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汶川地震救援与灾后重建体现了三个离不开)
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
9、民族团结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的核心内容。
10、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10、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11、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这个道理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障。
12、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①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①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③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2、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①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②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③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①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③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还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民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3、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5、我国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6、我的自治区有5个,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7、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总面积为61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面总面积的64.3%,总人口1.6亿。
8、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2)设立自治机关
(3)行使自治权
10、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11、每个自治区分别是以那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1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民族团结。
第四课: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1、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切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要积极培养具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3、少数民族培养干部的“四化”方针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德才兼备的原则。
4、国家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刑部的具体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
(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或原因)
(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
(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第五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1、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
3、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
4、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上的根本立场
5、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新时期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5、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满后面貌?
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帮助,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植自己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机制。
6、组织较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7、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
也是党的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9、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7+8)
10、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分为:科技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四个方面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①重点培训、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
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
③在民族院校增设紧缺专业
……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扶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
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
第六课: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1、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有56个民族,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2、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措施:
(1)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2)设立专门的机构
(3)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
3、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数量达80种以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五个语系。其中有22个少数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族文字,数量达28种。
第七课: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1、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保持”和“改革”两个方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