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下《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以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香味等,实际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贴近生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个中华传统习俗。
2.课文长句子较多,学生正确朗读有一定困难,且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应安排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落实。
学情分析:
 
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切不可采用范读简单的模仿来达到目标。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3.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如果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愿意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午”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
学生:每人一套“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向家人了解端午节及其习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liān——jiānɡ nián——niánɡ ɡuān——ɡuānɡ
两头尖 江南 今年 大娘 上官 月光
树叶 真正
端午节的佳句美句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叶和“真””字宝宝是以前学习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呢?(预设: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念故
乡,思念家人的感情。)课文《夜》,又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预设:课文告诉我们“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怕夜,胆子大了。)是啊,我们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家庭、家人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⑩端午粽。(“端”“粽”注音)
2.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端”“粽”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感情。课文《夜》讲了“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怕夜,胆子大了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小朋友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端午粽》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家庭、家人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可以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它们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一个一个自然段指名朗读,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 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三拼音的:端、间、念;舌尖前音的:粽、总;翘舌音的:肉、知。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端、端、端,端午节的端”。齐读,自由读。
3.“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知、据、念”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
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或齐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词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
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里面有一颗红红的栆。
外婆一揭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五)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一,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端(“立”“耑”)立字旁
粽(“米”“宗”)米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得真准确!“端”字的立字旁和“粽”字的米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立”字是个象形字,像人站立在地上,表示站立,“立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站立、直立有关。如“端”本义是直、正;“竖”本已是直立;“米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粮食有关,如“糯”“粉”“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