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上下午的第二节课后,时间在40分钟左右。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可以锻炼身体,练习技能,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等,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益处多多。
一、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明确要求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想有序、有效的开展仅仅依靠体育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依靠学校的行政干预。一般学校都有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学期初的时候,利用开学典礼的机会,需要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全校的师生面前强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强制性,提出具体的要求。
1、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性、统一性,任何教师不得拖堂,肆意占用大课间时间。大课间音乐一响,所有学生必须走出教室,快速、整齐、有序的到达活动地点。对一些意识淡薄、违规的教师,学生有权监督举报,德育处要与其沟通,必要时要通报批评。
2、班主任全程负责本班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明确自己是本班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
二、培养体育骨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室外的、开放性的的身体活动,不同于学生在班级内上文化课,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必须还得需要助手,学生体育骨干就是需求的人选。体育老师可以把体育课上的学生骨干直接抽出,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更好的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为了提高体育骨干的工作积极性,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定期评选出优秀体育骨干,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颁奖表彰。
三、组织快速进(退)场,保证安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全校性的活动,如何保证全校来自不同年级、班级、教学楼的众多学生快速有序进(退)场的安全性,是一个现实的重要事情。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学校要求各班级学生必须在五分钟之内进(退)场完毕,从实践来看完全可行,并且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具体做法是:根据班级分布情况,规定各班级的行动路线
、先后顺序;各班级学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从走出教室开始以两路纵队小跑前进到达指定地点(退场形式一样),中途不得擅自离队。
四、解决场地、器材短缺问题
由于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有限,而学生人数又比较众多,两者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键。这就要求体育老师主动起来,根据大课间体育活动主题,合理运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器材,必要时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跑操单元,先安排好各个班级的位置,使整个操场、校园内的道路全部站着学生,利用喇叭同步指挥,所有班级同时起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场地利用率,增加活动时间。再例如跳绳单元,学校是没有这么多跳绳的,而跳绳的价格又不贵,并且容易携带,可以让学生自己每人准备一根绳子。
五、合理安排主题
学生对缺乏变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比较反感的。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可以理解学生的做法。再好的佳肴吃多了也会腻,学生每天面对的是同一个活动内容,时间久了也会失去
兴趣,活动热情消退。可见经常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刻不容缓。在季节性、趣味性、锻炼性、发展性、低技术性、经济性等原则指导下,老师合理安排月(周)大课间体育活动主题,也可以广泛征求学生的建议,有所采纳,这样才是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定能深受学生的欢迎。
六、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活动,而且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活动。学生内心深处都比较喜欢竞争,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好好的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抓好众性锻炼主战场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竞技的元素,有选择的在一些大课间体育活动单元末组织比赛,可以是班级集体性的比赛,例如跳大绳、跑操、广播操比赛等;也可以是精英式的个人比赛,例如跳短绳、踢毽子、趣味篮球等比赛。这样,学生有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间接性趣,参与的积极性会维持的比较持久,锻炼效果要比学生仅有直接兴趣要好。
七、统一性与特性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性的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规范性,要有统一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案。
另外,为了体现人性化,争取百花争艳的效果,有必要考虑突出特性问题。每学期可以单独安排一个班级特单元,每个班级选好自己的主题,然后交到体育组,体育老师负责划分场地、准备器材。当有多个班级主题相同导致场地器材不够时,体育老师要召集各班主任,当面说清情况,帮助他们修改主题,争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称心如意的活动主题。
八、做好监督评比工作
监督评比是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可以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主要有日常监督评比和单元末评比。日常监督评比主要是领导巡查,学校当日点评,各班级大课间值日学生打分。单元末评比主要是日常分值的累加,评选出优胜班级,或者是单元末的比赛。
大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