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越来越缺少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教室里种植向日葵等植物,引导学生在连续观察的基础上记录观察日记。在种植和记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植物播种、发芽、抽茎、开花、结果、落叶、死亡的全过程,会逐步感悟到观察不仅是看,还必须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种植,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气象记录、饲养小动物、测降水量、玩磁铁等科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的方法――放大看、缩小看、横向看、纵向看、分解开来看、看静态、看动态。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看的学问》一课时,没有只停留在让学生反复练读老师和丁丁的对话上,而是请学生分成小组一边观察自己从家里带来水果、玩具、小摆设等,一边体会课
文的内容。活动中,“水果组”的学生将水果坚着切、横着切,剥皮,去核,实实在在地明白了“只看苹果的表面,无法真正了解苹果”,观察的方法可以是“分解开来看”。“土壤组”用放大镜、小木棍等工具观察土壤。在观察过程中,一个孩子发现土壤里有树叶,一个孩子从土壤中寻觅出来的一小点点煤块,一个学生发现土壤里有水――他放土壤的纸变得有些柔软了。
二、结合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解不同气温带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科学知识出发,对比“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出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引导学生理解“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的原因。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适时将科技活动引入语文课堂,组织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污染,学生从调查中了解到了污染的可怕,对怎样保护地球提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再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变化》,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调查并记录身边熟悉的生活――“几年来,我、我的用具、我的玩具有什么变化?”,“我家的人、房屋、家具、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我们学校的老师、校园、设备和设施有什么变化?”有了这样科学的准备过程,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因为准备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的交流就不受内容的限制了。
语文教学应重视探究、发现的过程,创造性地将科技活动与语文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但是,语文课决不能等同于科技课,科技活动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需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出发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