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班二十四节气教案春分教案
1、大中小班二十四节气教案春分教案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学问。
通过争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开心、合理地过节。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过程:(请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根据年级特点修改教案。)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均匀、刚生下四五天的新奇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胜利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嬉戏的最正确时间,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观赏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2、大中小班节气教案:腊八节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育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散”。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熟悉与感受。
4、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活动预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预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四季教案(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观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知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教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洁了解这些谷物的
外形、颜以及对人体的帮忙。
活动延长: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3、大中小班节气教案:春分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情愿乐观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预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预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从前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