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①—③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处的丁香。   
2)第节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句中积雪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4)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 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 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 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5)写2句有关花的古诗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6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形状;彩;气味;城里街旁;宅院;城外校园;斗室外
2)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丁香花多、娇小、惹人喜爱的特点
3)丁香花;雪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4B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首先,用积雪莹白,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得行文富于变化。其次,积雪是借喻,莹白是借代,直按出现积雪莹白,能够更鲜明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纯洁、轻柔、光洁。 
【解析】【分析】(1)、(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把丁香花比作星星是比喻,又把丁香花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即可。
6)解答此题要从内容方面来分析。首先,用积雪莹白,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
重复累赘之感,使得行文富于变化。其次,积雪是借喻,莹白是借代,直按出现积雪莹白,能够更鲜明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纯洁、轻柔、光洁。
故答案为:(1)形状、彩、气味、城里街旁、宅院、城外校园、斗室外
2)比喻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丁香花多、娇小、惹人喜爱的特点
3)丁香花、雪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4B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首先,用积雪莹白,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得行文富于变化。其次,积雪是借喻,莹白是借代,直按出现积雪莹白,能够更鲜明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纯洁、轻柔、光洁。
【点评】(1)、(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含义。
6)此题考查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黑魆魆:__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__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________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答案】 1)形容黑暗无光;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守敌的围墙被炸了一个缺口,突击连冲了进去,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中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3)点燃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方向。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形容黑暗无光。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守敌的围墙被炸了一个缺口,突击连冲了进去,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中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3)点燃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方向。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___(愉快  愉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渲___________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___________(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___________yín  yíng)一道___________(奇丽  奇特)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写出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写出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舒庆春,满族人,被称为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茶馆》《骆驼祥子》等。   
4)写出出文中的拟人句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写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羊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________   
【答案】 1)愉悦;柔美;勾勒;奇丽
2xuānyíng
3)老舍;人民艺术家;龙须沟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连静止的牛马都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景之中。
5)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勾画是勾勒描绘。愉快只是一般的快乐 愉悦是身心上的快乐感受吧。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郭,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奇丽:奇特而美丽。奇特:表示不寻常(行为),特别的,非常罕见的,令人惊奇的 奇景。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3)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4)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故答案为:(1)愉悦;柔美;勾勒;奇丽
2xuānyíng
3)老舍、人民艺术家、龙须沟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连静止的牛马都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景之中。
5)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