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亮一个人的村庄阅读答案
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刘亮程对于黄沙梁,我或许看不深也看不透彻,我的一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又局限了我的一生。可是谁又能不受局限呢?那些走遍天下学识渊博的人,不也没到过黄沙梁吗?他们熟知世间一切深奥的道理却不认得这个村里的路,我这位农夫有朝一日给他们指一回路真是荣幸莫大。我全部的学识是我对一个村庄的见识。我在黄沙梁出生,花几十年岁月长成大人,最终老死在这个村里,死后肯定还是埋在村庄附近。这便注定了我生死如一地归属于这片土地,来来回回经过那块地那几间房子,低头抬头看见那一人。生活单调得像篇翻不过去的枯涩课文,硬逼着我将它记熟、背会,印在脑海、灵魂里。除了“荒凉”这唯一的读物,我的目光无处可栖。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没啥文化的人。我不懂大道,只通一点斜门歪理。我想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只有芝麻那么小,而这些芝麻小理并不被通常的大道所涵盖。
活在大地边缘的这一村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大事,但并不因此活得小里小气。当他们因一个鸡蛋亲戚为仇、邻居反目,为半截麻绳大打出手、刀叉伤人时,你能说他们心胸狭隘,不该为这些琐碎之事争斗计较吗?那你说他们该计较什么?坐在如此荒远的不为人知的村庄里
分析世界局势,还是讨论股市涨跌问题?这些天下大事,哪件比牛啃了他们的庄稼这事更大?当张三为自家麦地先淌进水而甩开膀子堵渠拦坝时,你能说他的拦坝工程比三峡工程小,不伟大?他抢救的可是眼看旱死的一亩二分地的麦子啊,这麦子可是他一家五口的活命粮啊。谁要在这时阻止他,没准他会操起铁锨和你拼命呢。
我在村里住久了,便掌握了这个村庄的很多秘密。比如王家腌了几缸咸菜喂了几头驴,李家粮仓里还有几担麦子箱子里还有多少钱。但要真正认识一个村庄很不容易,你得长久地、一生一世地潜伏在一个村庄里,全神贯注留心它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事。这样到你快老的时候,才能勉强知道最基本的一点点。在村里溜达一圈走掉的人,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除此他们能得到什么呢?那些季节中悠然成熟的麦子,并不为谁而熟,我们收回它们,我们并不是收获者。一年中有一次,麦子忘了回家,我们就得走好几年穷路。那些岁月中老掉的人,常老于一件事情。随便的一件事,就可消磨掉人的一辈子,想想吧,这些事情有多厉害。我不说出来你会以为什么大事耗掉了人的岁月和经历,那些看来很小的事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
我们村庄上空飞过的一苍蝇,对应到世界另一地可能就是一庞大的轰炸机。我们村里的
一声咳嗽,或许才是造成某个遥远国度地震的真正原因。这个村庄隐没在国家的版图中,没有名字,没有经纬度。历代统治者都不知道他的疆土上有黄沙梁这个村子,这是一村被遗漏的人。他们与外面世界彼此无知,这不怪他们。那些我没去过的地方没读过的书没机会认识的人,都在各自的局限中,不能被我了解,这是不足以遗憾的。我有一村庄,已经足够了。当这个村庄局限我的一生时,小小的地球正在局限着整个人类。
题目: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一方面说乡野的孤陋生活局限了自己,一方面又用人人都有局限、整个人类都受局限来自我宽慰,表现出情感上的矛盾纠结。
B.“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没啥文化的人”,“最艰涩难读”是喻指黄沙梁这个地方非常单调、荒凉、封闭、落后。
C.文中说外来人到村里,“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这里的“幸运”是反语,实际上是调侃外来人运气非常不好。
D.村庄上空的一苍蝇可能对应另一地的一轰炸机,村里的一声咳嗽或许造成远方的地震,这些说法极度夸张,使文章妙趣横生。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竟然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认定楼梯是世上最坎坷的路,显示了“我”初到城市时的无所适从。
B.“我”感到城市显然不是为乡下人设计的,过马路这类在城市中稀松平常的事,却让“我”举步维艰。
C.“我”在城市没有户口和住房,所以为自己预见了两种结局: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穷困潦倒流落街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D.“我”认为自己不论在城市生活多长时间,都只能是城市的一个过客,是一个在城市漂泊的农民。
3、赏析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效果。(4分)
4、有评论者认为,在作者刘亮程的笔下,黄沙梁“不再是单纯的故乡,而是灵魂憩息的地方”。请根据两个文本内容,探究评论者这样论断的理由。(6分)
答案:
1、B(A“情感上的矛盾纠结”不符合文意;C根据前后语境,文中的“幸运”并非反语,作者也不是“调侃外来人运气非常不好”;D“极度夸张”理解错误,“妙趣横生”的说法不准确)
2、C(“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并非作者为自己预见的结局,而是用假设语气强调自己永远是城市的客人)
3、①连续使用多个疑问句式,包括反问句式,强化了行文的语气,表明作者对乡亲的理解和对农民尊严的维护。②用性质上差别极大的事物作比较,如“一个鸡蛋”“半截麻绳”与“世界局势”“股市涨跌”,“张三堵渠拦坝”与“三峡工程”,形成强烈的认知反差,富有哲思,令人回味。(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从情感和精神已经与故乡融为一体,注定生死如一地归属于黄沙梁这片土地。②作者清醒地认识到黄沙梁虽偏僻荒凉和不为人知,但作为故乡对自己却有着
独特的存在价值。③作者即便生活在城市,对城市却是疏离和排斥的,他心中念念不忘、魂牵梦萦仍是故乡黄沙梁。(6分,每点3分,答出包括第③点在内的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