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
黄庭坚
根据下面诗中已标好的朗读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此时诗人三十八岁,在太和县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2.赏析点拨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首联中,诗人说“我这个痴人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前句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一;“了却”二字,渲染出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袋鼠的特点“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使诗人顺势迸发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对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颈联中,诗人巧用典故。上句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下句用阮籍青白眼之事。一个“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烘托了出来。
诗人开篇从“痴儿了却公家事”说起,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开篇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的对照;颈联中,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内心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首句,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理解性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浅近诙谐的通俗之语点题,渲染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对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写照。
(3)《登快阁》中巧用典故,“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___
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阮籍青白眼之事,表达了诗人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4)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的渴望。
答案 (1)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2)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3)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4)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5)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理解性检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
B.首联“渠道合作倚晚晴”写出了诗人趁傍晚天晴登快阁欣赏美景的轻快心情。
C.颈联以“绝弦”写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翠神艾翁写自己青睐美酒。
D.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降水井施工方案
答案 A
解析 “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错,从“了却”一词可看出诗人完成公务后有如释重负之感。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秋叶凋零,远山无数,天空更显寥廓;江水澄澈,月映江面,月影格外分明。描绘了开阔、明净的深秋晚景。②透露出诗人摆脱案牍之劳后,登上快阁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
4.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归”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难忘的暑假,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诗人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诗人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想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这个“归”字。
5.此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两首诗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②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③两首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
黄庭坚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①,堂前水竹湛清华②。
春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③。
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④。
注 ①皂白: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不能明辨臧否,使皂白区分”。②湛清华:出自谢混《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何家庆”。③削瓜:削瓜而食,借指夏天。④连夜发园花:《唐诗纪事》记载,武则天将要去上苑赏花,去前作催花诗一首:“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