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雅吟社
学诗絮语2
诗词叶韵通说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求职类型怎么填 杜华平教授
诗词是中国传统韵文,与现代自由诗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使用传统语言,而且必须叶韵。传统汉语言即文言,抽象地看,它与现代汉语差别相当大,但落实到一个具体语句,就很难说了,譬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是文言,但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用,而譬如单说“采菊东篱”或“东篱采菊”,根本就无法区分它算是文言还是现代语。所以说“诗词使用传统语言”只是一个总原则,较难细化。而另外一点,诗词必须叶韵(又称为押韵、压韵。叶,读音xié,繁体字形式仍然写作“叶”,而不是“”。),却是非常严格的。这话换言之是:不叶韵,则不能算是传统诗词。再换言之是:诗词不可无韵。所以,完全可以说:叶韵是传统诗词的形式底线。这与现代自由诗的区别就太大了。
一、叶韵与韵律感
中国传统读书有吟诵的传统,一篇诗文拿过来,就用带有古音的腔调、韵律感来哼唱。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字的声(声母)、韵(韵部)、调(声调),整个句子的语调,都与其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感受。所以,过去的读书人,读书不久就不教而有诗韵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韵律感。
今天我们读诗词,一般都是用普通话语音来读,很多人甚至只用眼睛看,跳过语音的环节直接理解诗词的含义,这样,对于诗词的语感就缺了韵的感知。有些初学者,仿照所读诗词写作,意味、情感有的写得很不错,但读上去就是怪怪的。寻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不叶韵。
叶韵,简单说就是把韵母相同或很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间隔分布。我们知道,一个字在发音时的开口度、响亮度,是由韵母决定的。同韵字的前后间隔性分布,造成呼应,在听觉上自然形成节律性,这就是韵律感。
举例:
早冬·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
霜经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
这首诗中,华、沙、花、家,这四字主要元音(韵头除外)相同,隔句出现,规律性很强,这就是最典型的叶韵方式。如果再参照其他作品,仔细观察可知,这种叶韵方式是律诗、绝句所采用的,其特点是: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由于典型的诗词都是句末安排叶韵,换言之,叶韵处都是句末字,所以,人们又称这些字为“韵脚”或“韵脚字”。
在其他形式中,叶韵方式则有同有异,五言古诗一般与此相同,而七言古诗则有较大的变化,显得更复杂。词的叶韵方式明显受到词牌的约束,不一定采用律诗、绝句的叶韵方式。大体而言,律诗、绝句、五言古诗的叶韵方式是最简单、最规整的,其他形式的叶韵是在这种方式基础上加以变化。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叶韵就懂了一半。读诗词时,注意韵脚的呼应,就能读出诗词的韵律,感受到诗词更细微层次的美。换一个角度说,诗词能读出韵律感,能体会到韵律之美,和声、情配合之感,还有助于记诵。很多人的经验表明:一篇诗词作品在读出韵律感时,往往读一两遍就记住了,记住之后还不容易忘记。这是因为声音是增强记忆的重要手段。
二、新旧声韵,建议从古
刚才总结的最简单、规整的一种叶韵方式是“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有些初学者根据这个总结阅读古代名作时,却常常碰到与此有出入的例子,还举白居易诗例来说,他有一组诗,题为“和春深二十首”,每首偶句的末字均为以下四字:家、花、车、斜。如有一首为:
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回忆青春的唯美句子。十分杯里物,五眼前。餔歠眠糟瓮,流涎见曲。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
家、花二字没问题,但车、斜二字韵母并不相同或相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例子在
古代名作中很多,随口可引出很多,如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商隐《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花、斜,韵母不同,这两首诗根本就没有叶韵。再如卢纶《赠别司空曙》:“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王维《齐州送祖二》:“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这两首诗情况相同。
事实上,这些诗篇并不是“诗可以不叶韵”、“诗词叶韵没有规律”的例证。因为以上这些诗例在叶韵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家、花、车、斜四字,在古代同属一个韵部,而悲、时二字也是同一韵部。只是因为语音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变化,在唐代同一个韵部的字,后来慢慢字音有了变化。所以,按今天的普通话读音,古代很多诗词都好像不太叶韵或叶韵规律性不强。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语音已与唐代有不少变化,但明清人写诗词,仍然像唐人一样,按照唐代语音叶韵。时至今日,习诗者有的主张仍然遵唐韵(泛称“古韵”或“旧韵”),有的主张改用普通话语音(称“今韵”或“新韵”)。后一种主张,目的是为了减少记忆的负担,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今天的语音实际,具体来说就是:用古人叶韵的规则,而按今天普通话读音来写。这种诗词,一般都需要标明“今韵”或“新韵”以示区别。
如今的诗词界双轨并行,各行其是。两种主张,主新韵的,多大声疾呼,大张声势,从理论上反复证明时代变化了、诗词的形式应该与时俱进的观点,或者证明文学应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反映时代的观点。主旧韵的,一般并不摇旗呐喊,也很少在理论上加以申辩,但在行动上就非常顽强地坚守着。
很明显,主新韵,可以大大降低诗词入门的门槛。入门时在形式上可以少花很多时间,这样也就可以把精力更多地花在内涵上、在艺术上。而主旧韵,则可以更好地与传统接轨,把读、写打通,也就是写诗填词的第一项基础性工作落实到读古人名作上。诗词名作是韵律感、传统味不可分离的整体,或者说是思想内涵、精神境界、文化传统、艺术技巧、艺术形式等多方面结合的整体。诗词的形式规则、艺术技巧,有很简单的层次,学习得法,是易学的,还有一个很深的层次,那是与思想文化、审美传统等相关的,不易学,需要长期的磨砺、提升。
可见,主新韵的入门快,达到一定水平后,要继续提高却面临着不小的问题。主旧韵入门慢,但若能坚持不懈,能学得更地道、更纯正。换言之,旧韵是诗词写作的正路、新韵是捷径。我不建议大家走捷径。
三、平水韵的学习
祝事业
古代没有录音手段,唐人的读音,我们今天怎么了解?古代有“韵书”留存到现在。韵书实际即是按韵部编排的字典。隋朝陆法言编有《切韵》,在唐代该书被指定为“官韵”,被官方所认可,所以,逐渐为整个社会所接受。此书原本已经亡佚,但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增补的有多种韵书,特别是北宋陈彭年所编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得以完整流传。现在一般认为,此书反映了唐代的语音实际,所以,今天把当时的语音系统称之为“广韵系统”。《广韵》的韵部共206个,按四个声调分开,平声57个、上声55个、去声60个、入声34个。由于唐人写诗叶韵更宽,即把相近的韵部合在一起用,根据唐诗用韵实际,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王文郁先后编成了专为作诗用的韵书,王本韵部106个,后来(一直到明清和现代)被诗家所广泛接受,称为“平水韵”。
平水韵106个韵部,包括平声30个、上声29个、去声30个、入声17个。每个韵部用一个代表字(相当于一个拼音字母)为名,如平声第一个韵部称为“东部”。“东部”中的“东”,人们又称之为“韵目字”。平水韵30个平声韵部,就相当于有30个韵母。上、去、入三个声调同此。详细的表如下:
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自然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这就是叶韵本来是与“韵”相关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广韵”还是“平水韵”都把“韵”与“声调”纠缠在一起,韵部分声调。的确如此,古人理解的“韵”是包含有声调的。这意思是,大概相当于ā、á、ǎ、à是属于不同的韵母,它们之间互不叶韵。我们小时候读儿歌时,叶韵是不管声调的,新诗中一部分有韵的诗,也是
不管声调的。但是,我们学诗词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几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叶韵不能凭现代汉语的感觉,在初学期,必须时常查“平水韵字表”。根据平水韵部来确定韵。
第二,在平水韵部中,平声韵部不能与其他韵部叶韵。如平声东部字,与上声董部、去声宋部、入声屋部是不能互相叶韵的。
第三,总结古今语音分合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平水韵。如真部中今天分化为in内家功enun三个韵母,侵部也分化为这三个韵母,但真、侵两个韵部在平水韵中却相隔很远。再如元、寒、删、先四个韵部,在平水韵中,与覃、盐、咸三部也相隔很大,这七个韵今天却分别不清,那么,可以借助形声字表音的声符来归纳和总结各部的韵字特点,更好地理解古音。如果可能,还可通过学习音韵学,站在更专业的角度理解和记住平水韵。当然,音韵学是难度非常大的学问,学习诗词,不精通音韵学也没有问题。
综上可见,叶韵的道理很简单,规则很容易,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却很需要耐性,最好从网上下载一份“平水韵字表”,放在电脑或手机上,用搜索功能多查、勤查,逐渐熟悉各韵
部,熟悉常用字。学诗词的第一个环节上,难度不大,但一不要怕烦,二不能偷懒。这时偷懒或者不耐烦了,后面的学习就更难以为继了。
四、近体诗叶韵简单规整
在第二节,我们曾概括律诗、绝句和五言古诗的叶韵特点为两句话:“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我们明白了平水韵之后,还可作进一步的概括:
传统诗可粗略分为近体和古体两大类。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还包括排律和近体绝句(绝句还有古体绝句)。排律是超过八句的律诗,在形式上可理解为是八句律诗的扩大形式,没有其他特别之处。下面归纳以律诗为代表的完整的近体诗叶韵规则:
1. 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
2. 起句(一首诗的首句)可叶韵,也可不叶。且可以邻韵相叶,称为“邻韵发端”。
3. 起句以外的其他奇句,不可叶韵。举例说,杜甫《饮中八仙歌》共22句,每句七言,但每句叶韵,所以,不是排律,而是七言古诗。这种叶韵形式,过去称为“柏梁体”。
4. 全诗不换韵。举例说,王勃《滕王阁诗》是七言古诗,虽然外形看是八句,有点像七律,但它前四句的韵部和后四句不同,这是换韵,律诗不可以这样。
5. 一般叶平声韵,不叶仄声韵。举例说,唐人裴夷直《扬州寄诸子》:“千里隔烟波,孤舟宿何处。遥思耿不眠,淮南夜风雨。”这是一首古体绝句,处、雨二字是上声语部字,近体绝句一般不叶仄声韵。杜甫那首“岱宗夫如何”的《望岳》外形像五律,但以了、晓、鸟、小四个上声篠部字叶韵,实际是五言古诗。
6. 不用同一个字叶韵。
五言古诗不遵守以上第五条规则,第四条规则一般遵守,但有少数不守的,如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
前八句叶的是平声真部韵,后六句转叶去声翰部韵。
总而言之,近体诗叶韵规则虽然可概括为以上六条规则,但其实并不复杂,而是相对简单而规整的。与近体诗接近的五言古诗,在叶韵上与之较为接近。
校园小品大全五、古体诗叶韵较宽、较多变化
古体是包括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过去一般把杂言诗也看作是七言古诗)两大类,在叶韵要求上与近体诗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五古与律诗较近,但也有一些差别,除了上节所说的可以叶仄声韵韵、可以换韵这两条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其叶韵较律诗宽。所谓叶韵宽,是指邻韵相叶。换言之,平水韵106部中,有些较为接近的韵部,在古体诗(当然包括五古)中可以看作是一个韵部来叶韵。所谓的“邻韵”或“较为接近的韵部”,可见下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