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共16页)

转自新雅吟社
六一儿童节图片学诗絮语2
诗词叶韵通说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杜华平教授
诗词是中国传统韵文,与现代自由诗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使用传统语言,而且必须叶韵。传统汉语言即文言,抽象地看,它与现代汉语差别相当大,但落实到一个具体语句,就很难说了,譬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是文言,但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用,而譬如单说“采菊东篱”或“东篱采菊”,根本就无法区分它算是文言还是现代语。所以说“诗词使用传统语言”只是一个总原则,较难细化。而另外一点,诗词必须叶韵(又称为押韵、压韵。叶,读音xié,繁体字形式仍然写作“叶”,而不是“葉”。),却是非常严格的。这话换言之是:不
叶韵,则不能算是传统诗词。再换言之是:诗词不可无韵。所以,完全可以说:叶韵是传统诗词的形式底线。这与现代自由诗的区别就太大了。
一、叶韵与韵律感
中国传统读书有吟诵的传统,一篇诗文拿过来,就用带有古音的腔调、韵律感来哼唱。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字的声(声母)、韵(韵部)、调(声调),整个句子的语调,都与其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感受。所以,过去的读书人,读书不久就爱华仕广告不教而有诗韵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韵律感。
今天我们读诗词,一般都是用普通话语音来读,很多人甚至只用眼睛看,跳过语音的环节直接理解诗词的含义,这样,对于诗词的语感就缺了韵的感知。有些初学者,仿照所读诗词写作,意味、情感有的写得很不错,但读上去就是怪怪的。寻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不叶韵。
交通劝导
叶韵,简单说就是把韵母相同或很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间隔分布我们知道,一个字在发音时的开口度、响亮度,是由韵母决定的。同韵字的前后间隔性分布,造成呼应,在听觉上自然形成节律性,这就是韵律感。
慕鱼
举例:
早冬·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湿婆天华
霜经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流量和存量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
这首诗中,华、沙、花、家,这四字主要元音(韵头除外)相同,隔句出现,规律性很强,这就是最典型的叶韵方式。如果再参照其他作品,仔细观察可知,这种叶韵方式是律诗、绝句所采用的,其特点是: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由于典型的诗词都是句末安排叶韵,换言之,叶韵处都是句末字,所以,人们又称这些字为“韵脚”或“韵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