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曹参传》
(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
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①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②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③,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
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至朝时,惠帝让参。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联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④,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释】
①狱市:指诉讼。②木诎(qū):质朴而不善于言辞。③言文刻深: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④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力气,常用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微:地位低,卑贱)    B即召除.为丞相史(除:
任命)
C至朝时,惠帝让.参(让:谦让)            D及为将相,有郤.(郤:
隔阂)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①更以.参为齐丞相②参辄饮以.醇酒
B①参之.相齐②参见人之.有细过
C①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②复饮之,醉而.后去
D①治无大于.此者乎②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
三、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悼惠王富于春秋
..              B参于.是.避正堂
C夫狱市者,所以
..无为
..并容也        D参与休息
四、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参贤能的一组是()
①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②相齐九年,齐国安集。③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④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⑤从吏幸相国召按之。⑥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平阳侯
五、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担任齐国丞相时,向齐国的长老、诸生垂询安抚百姓的办法,因他们各人所说不尽相同,而无法定夺,才转而向盖公请教。
B开始时,曹参勤于政事,很有政绩,但后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日夜饮酒为乐,终于引起汉惠帝的不满。
C 曹参听到萧何的死讯后,便督促门客赶快整理行装,并且说“吾将入相”,这说明他非常自信,也比较了解萧何。
D曹参在卑贱时,与萧何的关系非常好,可是到后来他们各自做了将、相以后,两人就有了隔阂,但萧何能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恩怨,临死时推荐曹参接任相国。
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译文:
②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
译文:
【参考答案】
一、C,责备。
二、D,①介词,比。②介词,在。(A介词,把。B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
译。C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三、B。(A指年龄。C……行为。D休养生息。)
四、C。(⑤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喝酒的官吏召来加以制止,这不能说是曹参贤能。⑥为别人掩盖错误也不能表现出曹参的贤能。)
五、B。因为汉朝建立后,萧何制定的法令已经很明确,遵照执行就好,不须作任何变更,因此不能说曹参是因循守旧;曹参“日夜饮酒”,也并不是真的什么事也不做;至于汉惠帝的“不满”,只能说他对曹参的做法不理解。
六、①要把齐国的诉讼作为某些人行为的寄托,要慎重对待这些行为,不要轻易干涉。②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
【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
孝惠帝元年(前194),废除了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
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而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每人所说的都不一样,曹参不知如何决定。他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然后百姓们就自行了。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里面。此后,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惠帝二年(前193),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来的人来召曹参。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说:“要把齐国的诉讼作为某些人行为的寄托,要慎重对待这些行为,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诉讼这种行为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萧何到临终时,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言说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
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
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