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养护管理中的痛点及突破对策
  摘要:伴随着交通运输的飞速迅猛发展,对公路本身的考验也越来越严格,相关的公路养护工作也相继暴露出问题。如果管理不当会制约道路工程的运营效率。针对此现象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一些改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进、管理系统的完善、队伍建设的强化、机械化建设的提升等,更快更好的推动公路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资金投入
 
 
  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不仅缓解交通压力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生活水平的提升,自驾游旅行成为了家常便饭,私家车的急速增长使得公路压力逐渐变大。对公路结构、质量、寿命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非常需要系统的养护措施来保护公路的性能,减少或避免车辆对公路的伤害。相关道路、公路部门要针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要有目的有效果的进行整改和提高,真正把工作落实造福人民。
  1落实公路养护的必要性
  车辆出行的安全保障一方面来源于驾驶人员的技术性、车辆的性能,另一方面来源于公路的
实际状况。路况不好会直接带来驾驶隐患,这对公路的养护就有一定要求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其使用寿命,不单单受车辆数量、重量、速度等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如天气情况、地址地形等。根据近几十年来的真实数据统计,按每年计算,平均因天气原因导致的道路安全事故高达2000起。而偶尔出现高强度的台风、暴雨、地震更是增加道路危险性,甚至导致道路坍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出行关系着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公路的通行情况和周围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对公路的管理整顿和定期维护修养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2公路养护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分为驾驶人员自身因素和养护施工因素两个方面。就目前我国公路状况来看,道路行驶条件良好,但往往舒适的条件会让人放松警惕产生懈怠,驾驶人员的疏忽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更是忽视他人的生命安全。驾驶技术不娴熟,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判断力,都会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有些驾驶员自身素质较差,随意停车、掉头,边开车边打电话注意力不集中,酒后驾驶甚至超车超速,这些现象频繁发生并非小事,长期的积累都是对公路的一种严重损害。公路管理不到位,对公路养护工作忽视,使得一些路段变
成高危路段,对驾驶员来说也是一种安全隐患。道路崎岖不平使得驾驶员视线受限,也是对车辆性能的考验,特别是在快速车道,车辆行驶非常快,一个小颠簸都会引发车辆方向的失控。因此定期对公路的维护和保养能保证公路的完好状态,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良好的道路环境。
  2.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往往指的是天气情况、道路实时状况。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复杂多变、持续周期较长,实际施工阶段会遇到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暴雨、日晒、冰雹、洪水、风沙等等,这些自然条件的侵蚀和风化久而久之对公路产生破坏、减缓使用寿命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将逐渐增多。
  3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业团队
  拥有一支专业的养护团队其实应该是公路建设管理的标配。专业的团队不仅会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还能及时妥善的解决问题。娴熟的公路养护技术是铲除高危公路地段的保障,通过机械化的操作技术来指导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会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此地段是否需要重新修建,是否可以通过架桥、开通地下通道等方法来替换,以此分散缓解道路压力。很多等级
低的公路,如乡村公路往往缺少养护团队,很多道路障碍积压较长时间未能得到解决。就算解决也会缺少专业人员的参与,基本都是临时过来进行维修的,没有受过正规培训。临时工对养护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较差,通常做好道路表面工作就草率收工,可能隐藏的质量问题无法发现,使得公路养护的意义得不到体现。
  3.2缺乏管理体制
  公路养护正常的程序是道路竣工后就开始计划实行,按规定至少应该保证每个季度对公路进行一次养护维修。但实际上大部分业主单位或管理单位都不能兑现规定,甚至时隔一年的期限都无法做到。只有公路损坏到不能通行时,相关单位才被迫进行抢修,但对平时的实际道路信息了解较少,抢修过程中考虑不周也经常出现返工的现象。这种缺乏管理体制的公路养护形同虚设,没有预防性的养护计划、没有前瞻性的维修模式,单单采用传统的人工维护方式,小面积的进行检修无法根治公路病害的问题。
  3.3缺乏监督力度
  公路养护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来说是小工程,但并不能因此就不受重视。但很多监督监管部门认为这是很平常不过的工作,甚至微不足道不值得大做文章。懈怠对其的监督监管工作,只在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解决,往往仓促而又不细致,导致公路维修后依旧出现问题,道路养护
久而久之的恶性循环使得公路养护质量的急剧下降,损坏的公路地段甚至要重新进行拆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带来本不该出现的负面影响。如果说监管监督部门就公路实际情况掌握不及时,那么公路管理站就更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了。不仅没有及时对道路情况调查,监管力度也不够,不能从整体把控公路养护工程的落实,出现问题就盲目修补,不能通过表明现象分析其内在的本质原因,致使公路基础建设越来越差。
  4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改进方法
  4.1充实壮大养护团队
  公路养护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管理层面,而是要深入管理力度,适当适度的进行实际规划。要合理利用经费对高危险、高风险地段的公路进行维修替换,甚至是重建。原有的公路很多都不能满足现在的车辆需求,由于较长时间的摩擦、承重公路已经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抢修。相关部门应该对此重视,要合理分配资金、引进技术人员,充实壮大公路养护团队。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往往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针对破损路段的抢修,之前可能都是封锁道路阻止车辆通行,这样破坏了正常的行驶路线,给驾驶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可以提前规划路线,做好警示路牌,引导车辆有秩序的运行。对原来的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提高原有的技术水准,充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薪酬,要调动其施工积极性。推
翻以往的管理模式,建立更完善、更系统、更人性的管理机制,让团队每个人都参与到养护工作中,把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这样出现问题就不会无从追述,也都会遵纪守法、严明纪律、认真负责,公路养护工作的效果就会逐渐呈现出来。
  4.2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要彻底整改管理体制,就要从最基本的养护工作落实,真正做到每天对公路进行排查,包括清扫路面垃圾、修剪公路周围树枝、修补损伤设施等。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增加机械化的投入力度,可适当增加铲车、挖掘机、铺路机的数量,也可对老旧的机器进行更新换代,机械化会大大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高危地段的公路要考虑是否需要架桥或重建,要考察地形地质结构,不能盲目替换。从各个方面提高养护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公路需求。
  4.3加强公路养护监督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管辖内的公路养护工作监管力度,发现施工不负责、不到位的情况应立即停工进行整改,对于不服从整改措施的人员予以严厉处分,甚至采取辞退的方法。只有严格按要求办事,才能保证养护工作的真正落实。监管单位和养护团队也要虚心接受人民众的监督,做到有求必应。做好分内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4.4控制公路养护原料来源
  养护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养护效果,要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确保在正规采购渠道进行采购,对于公路中使用的粗料、砂石、混合料、路面材料的选择要正确、适合,才能有助于路基路面的建设。路面建设中重要一步是摊铺和碾压,摊铺要求控制压实度,防止混合料出现粘连情况,这对于混合料的水分、湿度、粘度都有一定要求,购买时要选择适宜的原料进行混合,才能确保铺路缓慢、均匀、连续的进行。碾压环节对原料要求同样较高,坚硬度不够、可塑性不强的材料无法承受过多、过重的碾压,路面结构不结实密度不够,后期经过风吹日晒更容易出现裂痕。碾压过程还需要注意维修路段与原有路段的衔接处,避免衔接处粘合不好给公路质量留下一定安全隐患。
  5结语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推动着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其养护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涉及人较多,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相关部门要严格控制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公路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端正工作态度、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公路养护工作中,技术人员要提高专业知识、加强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工程潜力。团队协作把公路养护工作落实到深处,消除公路安全隐患、努力提升公路的耐用性、抗灾难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利
于人们的出行安全和公路养护运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非克.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2]朱莹.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运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4.
  [3]李绍森.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