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关于自残的案例分析报告:妈妈,我要扮作“男人”保护你
作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17期
        一、案例总结
        嘉琪今年20岁,因为父母的矛盾总是上班也上不好,还总是自残。在她2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工作的压力与父亲的矛盾而被诊断为抑郁症,去北京看病的时候,就把她放在姥姥家。嘉琪小时候过得快乐又无忧无虑,可是到了初中后就变得内向,孤单,甚至用刀和烟头伤害自己。她说是因为母亲得病后经常以泪洗面,在她面前抱怨父亲。因此,她从心底里觉得父亲对不起她和母亲,开始怨恨父亲。说起对父亲的怨恨,她提起了一些不愿意回忆的事情,父亲不止一次的出轨,嘉琪心中的父亲的形象是崩塌了的,她甚至觉得全天下的男人都和父亲一样不值得托付终生。后来,嘉琪上学也上不下去,她喜欢唱歌,好不容易上的艺校,快毕业了也不愿意去工作,整天想起父母的矛盾就十分烦恼。
        她考虑过自杀,不死活着憋屈,但是死了妈妈肯定就活不下去了。这种既怨恨委屈又无力
的心情,她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能用刀子一下一下的划伤自己。
        二、心理访谈
        (一)嘉琪表现。嘉琪唱了一首《父亲》,专家分析出了她想唱给父亲,又不愿意唱的憋屈心情。她很渴望歌词里唱的那种父爱,但是又觉得这种感情与自己遥不可及。
        (二)专家分析。专家注意到了一个递纸巾的现象,嘉琪一直在给妈妈递,妈妈却只给嘉琪递了一次,是在她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母亲只要自己难过,根本就无暇顾及女儿的感受。
        (三)心理测试。让嘉琪看与父亲的照片,并问她的感受,嘉琪想了一会撕开了照片,并开始撕碎父亲那一半,撕的时候有些犹豫。专家叫出了一个黑衣人上场,意寓为压抑及没有表达自己的嘉琪,她开始撕碎父亲的照片并狠狠的扔在地上,嘉琪说她感觉到了解脱。后来专家分析出嘉琪对父亲又恨又爱的纠结心理。
        (四)心理剧。现场再现了10岁嘉琪所面临的姥姥、妈妈和爸爸带给她的压力和影响。她不堪重负最后趴在地上缩成一团,画面到这结束,主持人问他们三个的感受。父母此时都
觉得自己有责任,嘉琪觉得就是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走上去把小嘉琪拉了起来,并抱住她摸了摸她的头。心理专家说让她对10岁时候的她说一句话,她说我希望你能够快乐,不要那么有压力。
        (五)角互换。在心理剧后让父亲与嘉琪角互换,嘉琪说愿意相信父亲可以改变;因为家庭矛盾根源始终是父母,所以让夫妻也做了一次角互换,最后三人拥抱在一起,女儿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原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嘉琪性格变动的时候正处于青春期,半封闭半开放、半独立半依赖的矛盾时期,这时期的心理都会比其他时候敏感、纠结脆弱一点。
        (二)心理原因。嘉琪属于内向型,遇事也不与父母朋友说,总往心理憋,没有好的应对方式。不会正确表达消极情绪,压抑,不擅长表达自己,内心孤独,抑郁,没有安全感,属于内向退缩型。
        (三)社会原因。(1)母亲得抑郁症,每天以泪洗面,她心疼母亲。(2)父亲做了很
堵对不起她和母亲的事,不管自己和母亲,再加上母亲总在自己面前哭诉,对父亲抱有怨恨态度。(3)父母关系不断恶化,他们也无暇顾及自己感受。
        四、干预措施
        (一)情绪宣泄。分别让三个人选择想要宣泄的对象,鼓励她表达出自己对待对方不满之处,并在情感上表达出来,将消极情绪尽最大化的浮出水面。开启对话的空间,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二)角互换。缓和父女及夫妻的关系,从对话中让对方都能够体会彼此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往彼此想的那个方向靠拢并努力做到。
        (三)纠正不合理信念。通过角互换后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思考正确的更好的合理信念。
        (四)应对方法。三个人处理事情都是压抑冷战往心里憋,都没有一个好的应对方式,让他们现场想一些应对这些事情的各种方法,选择最恰当的一种方式,并给予指导。
我和爸爸换角
        五、个案反思
        (一)嘉琪的自残行为属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具有下述特征:(1)是有意的伤害行为;(2)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对非生物体的伤害仅仅是一种情绪发泄;(3)被害者不愿接受,攻击性行为的极端形式称为暴力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
        (二)攻击性行为有外部的,有内部的。内部的攻击性行为就是自我伤害、自残行为。自我伤害行为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如用利器割伤/划伤、打火机烧伤、以头撞墙等;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自伤行为与很多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相关,如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摄食障碍、抑郁、焦虑、药物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障碍等。
        (三)平常人被刀子割到或身体受到伤害都会不舒服,有强烈的痛感。为什么自伤的人不仅不感觉到痛,甚至还一次次的伤害自己呢?梅尔扎克与瓦尔提出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疼痛理论——疼痛闸门控制理论。闸门控制理论认为,疼痛在脊髓水平上受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种输入调节。其既有提升疼痛感知程度的易化因素,也有降低其感知水平的抑制因素。此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调节疼痛感知的因素,包括注意、情绪、期望和信念。将
注意从疼痛处转移可以关闭闸门,而将注意指向疼痛处会打开闸门。闸门控制理论认识到疼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对疼痛表现的个体差异的理解,并进一步拓展了干预范围。
        (四)父母的矛盾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孩子。夫妻双方有矛盾及分歧的时候,用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要顾虑孩子夹在中间的感受,最大的避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消极情绪要到合理的正确的宣泄方式,切忌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