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单元文学作品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爷守夜处
秋天是冲着植物而来的。玉米要黄、稻子要黄,瓜果要黄,就连不是食物的小草、杨树和梧桐也要黄,它们刚想黄,有了点黄的意思,秋天就来了。
暮四合,大地留有一个小小的窗扉——周大爷先是把铁杖放在一个冰冷的石头上,接着点亮了跟随自己几十年的马灯。护秋的土屋子很狭窄,而且湿气很重。床铺是用杨树木搭成的,离地只有五寸。五寸高的空间,是土屋子里最冷最暗的地方,放着几颗发瘪的洋芋和几个青的玉米棒子,以及一双布鞋和一双胶鞋。床铺上铺了稻草,去年的稻草,稻草上的那床毯子非常旧了,有几个漏洞。被子才洗过,散发着太阳味,被面那大朵大朵开放的艳丽牡丹,一朵和另一朵之间,不是绿的牡丹叶或者结结巴巴的牡丹枝,是黑颜的补丁,补丁所用的布料,曾在周大爷的外套上出现过。
马灯亮起来,我们就可以将一身黑衣的周大爷看得更清楚些。这个看护着同样辽阔丰厚的秋天夜晚的老人,他的毛发全白了,整个脑袋,如果动用修辞格,那就像一块周身凸凹,落了秋霜的石头,就连毛发,给人的印象,也没一处是柔软的。身体,他的身体,和所有乡下老人没什么区别,所有的骨头都在外力和
内力的撞击过程中变弯了,外面的皮,有机会形成褶皱,却很难包住骨头,不安分的骨头,受苦人的骨头,似乎时刻都想戳破受够了苦的皮……
屋外蛙声有些稀疏了;秋虫的翅膀也不像上个月那样有劲了,它们大都把身子贴在稻茎和草茎上,想获取一丝最后的温暖,所以叫声很尖、很涩,而且易碎。
世界有一种表面上的安静。黑衣人周大爷置身其间,像一只虫子,他的呼吸和咳嗽声几乎可以等于零。
每天晚上,周大爷都要在守护屋里坐上一阵,吸一袋烟,之后,在屋子外的一小块空地上,于先有的灰烬上,燃一堆篝火,然后才提起马灯,操着铁杖,弓腰巡查于田野。偷稻人十年难遇一个,但周大爷的心中始终有一贼潜伏着,很显然,只要谁的脑袋一伸进秋天的夜晚,他肯定就会一杖打下去。不是他对稻谷怀着神化了的情感,相反,他的叹息多数都出于稻谷之累,无止无休、年年反复的累。什么是他的光阴,什么是他的血?他的光阴和血,一年年都被谷粒平均地瓜分着。真的不好统计,从这田里生长并被割走的谷粒,几十年来,究竟有了多少粒,一粒,按平均数,究竟吸纳了周大爷的多少毫克光阴和血。数据肯定是小数据,但肯定存在着。以周大爷的身躯来看,高不过一点六米,重不足百斤,葬他,一丈之土已经足够空荡,但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周大爷身体几十年来绵绵不绝的付出是否可以测量,那每一粒谷子中瓜分了的周大爷是否可以分析出来!
夜,一如既往地黑,周大爷手提的马灯,像天地间唯一的萤火虫……灯是周大爷的肉,周大爷是黑夜的
肉。佛家禅语
天下的打谷场都腾空了。
天下的粮仓都空了。
田野也想,空了。
空了的田野上只剩下了那间护秋的土屋子。对周大爷来说,这是本年秋天的最后一夜。像往年一样,他天一黑便把被褥用绳子绑结实了,用铁杖挑着,斜靠在墙上。今夜,他不睡,不点马灯,不燃篝火,就枯坐;特意买来的一壶酒,就枯喝,喝到天亮,还剩半壶。也有那么几年,身子骨还硬,到半夜,酒就没了,周大爷便蹿到空田中央,对着黑夜唱:“金的稻浪收光光,白白的夜像秋霜;
谷茬刺脚我不喊,天是被来地是床。”歌词没什么意思,声调却让人听了心里有些发毛,平生出许多疼痛。也许,他希望有一个秋天就够了,用不着轮回。但随着轮回的不可更改,他又会因为一个秋天的走掉而若有所失。
周大爷坐在夜里,两耳依然竖着。
(选自《散文》2006年第5期,作者雷平阳,有删节。)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2、怎样理解“灯是周大爷的肉,周大爷是黑夜的肉”这句话的含义?
答:
3、文章倒数第二段写本年和往年护秋最后一夜的情形,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4、简要分析周大爷的形象。
答:
[答案与解析]
1、内容上: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将尽的时候,暗示了周大爷的伤感无奈。
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写周大爷守夜张本。
2、因为马灯已跟随周大爷几十年了,每一年的护秋守夜都少不了它,马灯已经成为他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说“灯是周大爷的肉”。
周大爷几十年看秋护秋,经常出没于秋天的黑夜中,加上一身黑衣,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了,所以说“周大爷是黑夜的肉”。
3、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有两处:一是今年护秋酒还剩半壶;二是往年护秋半夜对着黑夜唱歌。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突出了周大爷对岁月不饶人的伤感无奈。
4、他个子不高,身体瘦弱,毛发皆白,一身黑衣。他是果实兢兢业业的守护者,也是同样辽阔丰厚秋天夜晚的守护者。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劳肯干。几十年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进去了,但仍然比较清贫。随着一个个秋天的过去,他也若有所失,感叹时光不再,青春易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菜篮挑水
琦君
我家乡有句俗话说:“这桩事若是做得成功,菜蓝都可以挑水了。”是比喻徒劳无力的意思。
最记得母亲当年常自言自语:“我就是拿菜蓝挑水的人,都挑一辈子啰!”
外公就说:“菜蓝也好,水桶也好,你就只管挑吧。水溅了,水漏了都没你的事。”
我那时小小年纪,不懂得他们在说些什么。现在想想,母亲的执着,和幽默的自我嘲侃,外公的不计功利,和无可如何而安之若命的人生哲理,实在令人叹息。
我很惭愧没有读过禅经。倒是觉得外公和母亲的话像是禅语。想起《红楼梦》里宝玉与黛玉打哑谜,一个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一个说:“瓢
之漂水奈何?”一个又说:“非瓢之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若是母亲会看《红楼梦》,也套一句说:“非篮之漏水,水自流,篮自挑耳。”岂不也很“禅”呢?还记得塾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和尚(不记得他的法名了)在冬天里捧了堆堆的积雪去封井口,雪边捧边化,如何能封得住井口呢?路人站着看,都笑和尚痴呆,和尚却只顾捧着雪往井口送。
讲完故事,老师问我,究竟是路人傻,还是和尚傻。我想了下说:“和尚不傻,路人才傻呢。和尚明知雪不能封井,一定是有一番道理的。”老师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好。积雪不能封井,是三尺童子都知道的。和尚之所以这样做可有两种启示:其一是究竟是雪是泥土,在和尚心中已没有什么分别,他只专心
做封井口这件事;其二是,雪水是清明的,雪水滴入井中,使井水也更加清明起来。至于佛家的深意,那就不是你现在所能懂的了。”
我忽有所悟地说:“雪封井口,跟妈妈许多年来说的菜蓝挑水,不是差不多的道理吗?至于雪水与井水,究竟哪个清,那就很难说了。世上有分别心,总觉出泉水比河水清,雪水比井水清,若自家心中有一道清流在,又何必计较那一样水清呢?”
老师颔首微笑。我这套半通不通的参悟,好像很有慧根的样子,其实都是从我最敬佩的一位叔叔那儿听来、学来的。叔叔常偷叔祖父的大烟抽,所以我喊他叔叔,他聪明绝顶,说任何事,不是逗你笑腰,就是逗你伤心得哭。
他有次叹口气对我母亲说:“大嫂呀,你拿菜蓝挑水,还把肩膀挑肿了。”母亲只笑笑说:“挑肿了,抹点薄荷油就消了。”叔叔又对我说:“你该是你妈的薄荷油吧。”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能成为母亲的薄荷油吗?真能为她消去肩头的肿吗?再想想,我们一家人,父亲、母亲、早逝的哥哥,我,还有那位美丽如花的二妈,究竟谁是菜篮,谁是水呢?
往事如烟,不免百感交集,乃口占一绝,以追念虔诚奉佛,一生辛劳又容忍的母亲:一烛炉香带泪焚,菜篮挑水也千斤。但能悟得禅经了,清水菜篮两不分。
1、作者认为和尚捧雪封井与母亲菜篮挑水有差不多的道理,二者有哪些相通之处?(最少写出两点,)
答:
2、叔叔说“你该是你妈的薄荷油吧。”与下一段又自问“我真能成为母亲的薄荷油吗”这两句中的“薄荷油”比喻什么?作者这样问自己,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
3、在母亲与外公的话语中,都用到了“菜篮挑水”这个词,分别有什么寓意?本文取题为“菜篮挑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对儿时的回忆,详细地记叙了有关母亲的具体事件,以及自己长大后的感悟,凸现母亲为儿女一生辛劳,不求回报的形象。
B、文章近结尾处写道:“我们一家人,父亲、母亲、早逝的哥哥,我,还有那位美丽如花的二妈,究竟谁是菜篮,谁是水呢?”这句话表达我们一家人互为菜篮,互为井水,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C、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说明菜篮打水是徒劳无功的意思,最后又说:“菜篮挑水也千斤”突出母亲的无私和情感的深厚。
D、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是怀念母亲,同时也怀念了外公、塾师、叔叔、二妈、哥哥,这样,扩大了记叙范围,充实了文章内容,也升华了作品主题。
E、本文语言流畅自然又生动风趣,从平淡中见深厚,富有禅机哲理,含味隽永。
1、(1)两者都有徒劳无功的意思。(2)两者在文中都表达了人应该多作奉献,少问功利;注重过程,别一味追求结果的意思。
2、(1)比喻能不辜负的期望,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来慰藉母亲的心。(2)为自己现在还没有什么成就,将来有没有成就还说不定的一种不满不安的心情。
3、母亲的意思:甘心情愿为儿女辛苦一辈子,不求回报,又担心儿女将来不成器,怕自己的期望落空。
外公的意思:你只管尽职尽责去当一位母亲,有无指望不是我们说了算,听天由命吧,说不定有指望呢。
“菜篮挑水”是全文的写作线索,文章又是通过“菜篮挑水”来表达文章的中心。
4、BE(解析:A有关母亲的事件不够详细具体;C本文对母亲的追忆没有先抑;D本文怀念的是家人,不包括外公、塾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鱼,飘在空中江飞
①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飞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度高超的自由转体,像一只灵巧异常的风筝。我曾见过无数的风筝,挂在十月的高压线上,它们在春天里逃跑未遂。我也曾见过无数的鱼,它们都能侥幸地从鱼网和我们的口中逃脱吗?更多的恐怕是成为鱼缸里供我们欣赏的活物,或是填了我们胃的狭小的一角吧。我曾经满怀深情地描写过死去的它们:鱼死在水里,肚皮朝上。
②我从湖边经过,从它们的身旁经过,它曾经是一尾活蹦乱跳的鱼,现在却是一具尸体。幸运的是,它最终死在水的怀里,水是鱼的情人,它应该感到幸福。
③我不知道,这条鱼,是否从不远的老家游来,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选择这里死去。
④我准确地向它扔了一颗石子。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来的却是长久的思念。我想起跟鱼关系最密切的我的母亲。她在乡下日复一日地卖鱼。她对鱼充满感情。她的鱼从不轻易死去。
⑤我能感受到的每个相似的冬天,都渗透着刺骨的寒意,和阵阵逶迤而来的鱼腥的气息。昏暗中的清晨,最先看到的是已坐起身的母亲,而在她看不见的几十里之外的养鱼场里,无数条鱼也在整装待发了。母亲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整个冬天便因此而奠定寒冷的基调。
⑥母亲的鱼一个挨一个地匍匐在地上,母亲也就蹲在鱼的旁边。蹲得久了,母亲就随意地抬起头来,看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也只是随意地看。街道实在是太小了,跟大城市没法比。母亲是去过首都北京的,人多得就像整筐整筐的鱼。现在回想起来,我和母亲都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敢在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空白的黄录影带呢?母亲知道那是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有一次,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把她关在一间封闭的小房间里,手被铐在固定的桌脚上。夜深了,他们都去吃夜宵,
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夜里。母亲并没有告诉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后来,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就像是在天黑之前去了一趟菜地,顺便割了点韭菜而已。就在今年七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站在陌生
的胡同街头,首先想到的便是若干年前我的母亲就是站在这样的地方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我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象着母亲那谨慎卑微的笑脸,直想哭。
⑦母亲拿起塑料瓶,不时地给鱼洒点水。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浙江义乌的深夜好象也只有那么少的人。那一年,母亲跟老家的一对夫妇到那里打工,洗盘子,洗碗,洗菜,收拾里外。最让母亲难受的,是连续地熬夜。她们必须等,一直等那些从酒吧舞厅里散场的人,到她们那里吃点馄饨、水饺。母亲那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她的脚和胳膊都浮肿了。母亲累到极点的时候,就想家里的男人,想两个儿子,想着想着,就一个人偷偷地哭。坚持了大半年,母亲终于还是回来了。转来转去,还是卖鱼好啊,一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
⑧在外奔波多年后之后,母亲又重操旧业了,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有时候,我喜欢胡思乱想,常常在心里完成这样的自问自答:为什么母亲的鱼从不会轻易死去?那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鱼,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有一天从市里回来,远远地望见鱼市上的母亲,蹲在那里,就像是一条失去光泽的鱼。我能料想到母亲继续这样与鱼为伴的生活,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也会走出她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从她的竹篮里获得新生,或在寻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
⑨波纹层起,水藻繁盛,白的鱼浮在其间若隐若现,然而我却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条又一条鱼来。只
是那一夜的梦里,风很大,鱼儿很小。咬在鱼钩上的轻飘飘的小鱼,我散乱的衣裳,塘埂上齐膝的野草,以及来寻我回家的母亲的发梢,都一起飘向我身后倾斜的天空。(选自《散文》2006年第1期,有改动)
1.结合文意,请解释“鱼,飘在空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
答案:①鱼从水中跃起,像一只飘在空中的风筝;
②母亲像城市里的一条漏网之鱼,为了生活而飘浮在城市里;
③我像一尾鱼,离开母亲,走出农村,开始新的生活。
2.从全文看,作者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反映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答案:①冬天街头卖鱼,勤劳执着。
②北京街道兜售空白黄录影带,为儿子的学费铤而走险,小心翼翼。
③义乌打工熬夜,安分守己,劳累恋家。
3.请分别赏析以下两句话。
⑴.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来的却是长久的思念。
答:
将思念具体形象化,引出下文“母亲对鱼充满感情”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2) 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
答:
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在城市里为生活而奔波的艰难,突